连日来,河南多地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一支支“大白”团队闻令而动,义无反顾出征,分秒必争地奔赴各个社区、检测点。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医务人员守护这座城市的健康防线,市民持以同样的温暖守护医务人员。
心手相连,众志成城,一帧桢让人泪目的画面,不仅定格在检测现场,也必将定格在城市的记忆里。
画作、热奶茶、暖宝宝、饭菜....市民“花式”关怀
年1月7日上午,在郑州金水区未来路核酸采集点,4岁的晨晨小心翼翼又极其庄重地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双手送到采样医护人员手中。
“这个礼物很有意义,激励我不断践行作为医生的责任和担当。”收到医院规培医师张帅很开心。
当天下午,医院的几位医护人员需要入户核酸采集,为了方便高效的开展工作,他们自制了年度最时尚“挎包”,引来路人纷纷围观,称赞他们是“这条街最靓的仔”!
在郑州市高新区,看着顾不上休息和按时吃饭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热心居民想尽办法创造条件,临时扎起的红色帐篷化身“多功能厅”,厅内备上暖宝宝、电暖扇等取暖设施,也有可爱的孩子送上自己的画作,感谢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
在郑州市惠济区迎宾路,王大姐带着亲手煮的热奶茶,一一送到核酸采集人员手中。
感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4日下午,适逢绿城飘雪,在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内,一个10岁的小男孩儿为雪中检测的“大白”默默打伞。
5日一早,医院核酸检测采样站的工作人员边晨龙收到一条这样的信息:“可以统计一下咱有多少医务人员上班吗?中午给你们提供免费午餐,感谢你们辛苦了。”
当天中午,20份热气腾腾暖胃又暖心的饭菜,装在保温箱里,如约送至。
6日中午,在洛阳市洛龙区经营一家面馆的王磊开着自己的私家车,给该区开元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送去了一批免费爱心午餐。
“虽然面馆很小,但是也想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王磊说,用实际行动支持抗疫。
你为我风雪里采样我为你寒冬里送暖。
一幕幕相似的场景,穿越时空,在多地、多处检测点上演,市民送来的热水袋、暖宝宝,或者电热扇......帮助医护人员驱散了寒冷,让“大白”们,红了眼眶。
“谢谢您!我们一起加油!”医院规培中心主治医师阴蒙蒙的话,着实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
在一线过生日、被强制休息、妙招解困...“大白”大爱无疆
年最后一天,医院麻醉科副护士长肖小妞刚做完一台手术就接到通知,要援驰新安。
当日下午2点多,她与14名同事到达防疫一线,负责核酸样本的采集,晚6点多,天黑下来,核酸采集点的灯还没安好,两个维持秩序的民警打开手机的照明灯,用胶带吊在简易棚的横梁上为他们提供照明,直到临时电灯装好。肖小妞等人忙到晚上10点多,给近人进行了采样。
元旦当天,是肖小妞的41岁生日,同事抽空给她过了一个生日。虽然只有一碗长寿面,却是她最难忘的生日。
最疼的时候她没哭,被强制休息,通知让她回家时,她却落泪了……近日,河南医院心内科二病区护士长张朝霞因崴脚骨裂、含泪离开抗疫一线的视频感动了不少网友。
37岁的张朝霞是洛阳市首批赶赴新安县支援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她和同事主要在铁门镇负责核酸检测采样工作。
年12月31日18时,天色已暗,她和同事到一些行动不便、住得相对偏远的村民家上门采样。拿着手机照明前行途中,她不小心崴伤了左脚。
当忙完所有工作回到住处,已接近年1月1日凌晨2点,她这才注意到左脚肿得比较厉害,遂用冷水冲洗后便休息了。1日当天,医院做了检查,被医生告知骨裂,必须休息。听到医生让她休息,张朝霞急哭了:“我是党员,但因个人疏忽没有圆满完成任务,我很愧疚……”
因内外温差大,防护面屏会聚集小水滴,严重影响视线,医院主管护师靳祖蕊探索出妙招——用卫生纸沾上洗洁精擦一下,很好地帮大家解决了这个问题。
1月7日,按照上级防控部署,医院紧急抽调名医务工作者前往郑州市上街区支援当地核酸检测工作。
为确保安全、有序地完成检测任务,外采领队、护理部主任刘惠萍提前将12个核酸检测点位全部分配安置到位。
检测现场突发意外状况,有群众出现晕厥,急诊科护士长崔慧敏及在场医务人员快速准确处置,最终确保群众安全。
队员李欣鹏被分到了自己居住的社区,也以这种特殊的形式见到了自己许久未见的孩子。
而社区群众感谢的横幅,在这个寒冬,也温暖着医务人员的心。
白衣之下,还有很多的故事,抗疫一线,夫妻并肩战疫;思念去参加抗疫的护士妈妈,3岁女孩抱妈妈衣服睡觉;用垃圾袋自制挎包,方便工作;采集间隙顾不上回驻地休息,趴在工作台上稍事休整等等,一段段,含着温度,带着奉献,让人无法不感动,也让人愈发艰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供稿:文晓欢郑良子肖婧菁耿梅常榕华小亚王雁编辑: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