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完全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50404/4603724.html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评论员张英
时隔12年,“限塑令”在湖南再次升级,并把长沙市作为全省“先行先试”地区,率先发布塑料制品禁限通知,距今已有近2月时间。12月22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访了长沙多家酒店、网红餐饮店、集贸市场等地进行调查,发现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详见三湘都市报12月24日A05版)
我国早在年6月就开始施行“限塑令”,以期通过价格杠杆,提高塑料袋的成本,从而激发公众环保意识,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实现环境友好。年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到年底,全国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这被称为“新版限塑令”。
然而在落地过程中,执行度却并不是那么理想,譬如一些酒店仍在提供一次性塑料洗漱用品,一次性塑料打包袋也还在使用,另外就是替代塑料包装的产品采购困难。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限塑令”成效大打折扣的原因,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缺乏合适的替代品。在目前的市场上,塑料的替代商品要么价格高,要么不实用,近年来,国内可降解塑料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突破,但相关产品的物理特性和生产成本都与传统塑料袋有较大差距,难以完全替代。价格不便宜,替代效果又不理想,商家自然还是选择继续提供塑料用品。
从各地在寻求有效替代品以解决塑料制品泛滥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替代产品的供需矛盾是最大的问题。对于环境保护来说,“限塑令”必须严格执行,这就涉及到替代产品必须解决“既要叫好又要叫座”的生产与价格问题。根据权威部门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试点单位餐饮打包袋采购价每个1元;有超市购物袋售价每个0.8元,接近原普通塑料袋每个0.3元的3倍价格;某医院小号药品袋的采购价格甚至达到原塑料袋价格的10倍。目前,替代产品价格较传统塑料增加较大,提高了消费者使用成本,也降低了消费者使用意愿。除了价格不理想,如今国内塑料替代产品体系和类型也不够丰富和多样化,因此无法实现供需的有效衔接。
当下,多个行业对塑料制品的消耗惊人,以快递业务为例,年,快递业共消耗快递运单逾亿个、编织袋约53亿条、塑料袋约亿个、封套57亿个、包装箱约亿个、胶带约亿米,包装胶带一年的使用量可以缠绕地球圈。在塑料制品消耗惊人的现状下,显然要求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塑料制品替代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要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开发新型全生物降解塑料种类,规划延伸产业链,逐步带动新的塑料替代品产业集群发展。
防治“白色污染”,需要治理的大智慧,既要严格监管不松懈,还要从源头上解决塑料制品的使用问题。随着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逐步推进,相信从生产源到消费终端,全产业将对环境友好型材料达成共识,市场需求量和生产规模会越来越大,替代产品的生产成本会越来越低,相关制品的价格也将变得越来越便宜,我们期待随着各方的一起努力,“限塑令”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