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电厂输煤皮带跑偏的原因及整改措

电厂输煤皮带跑偏的原因及整改措施

摘要:针对电厂输煤系统调试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故障诊断。通过输煤系统的原理和构造查明故障原因,采取正确措施,最后结果证实有效。

关键词:输煤皮带、托辊、头尾滚筒、调心托辊、跑偏

前言

莱阳市热电厂位于山东省莱阳市铎山路2号,现有65t/h中温中压煤粉锅炉2台、75t/h中温中压循环流化床锅炉1台,拟建75t/h中温中压循环流化床锅炉1台。因机组容量增加,原有输煤系统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现将原输煤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以达到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要求。新建输煤皮带的规格型号如下表:

输送机编号

数量

输  送

t/h

带宽

mm

m/s

输送机头、尾滚筒水平中心距

m

输送机头、尾滚筒中心高差

m

倾角

α?

拉紧方式

1号带

1

1.25

.

21.

16

垂直拉紧

2号带

1

1.25

97.

25.

15

垂直拉紧

3号带

1

1.25

87.  

0

0

垂直拉紧

输煤系统设备主要包括3台往复式给煤机、3条带式输送机、1台电磁自卸除铁器、1台可逆碎煤机、1台回转筛煤机、1台布袋除尘器(破碎楼用)、1台电子皮带称、14台电动犁式卸料器及其它附属设备等。

燃煤输送方式:  由往复式给煤机取煤到1#输送机上,通过1#输送机转运至破碎楼,经电磁除铁器、筛分、细破碎后到2#输送机、经过电子皮带称然后到3#输送机,由电动犁式卸料器卸入原煤斗。

流程图:

皮带输送机采用DTⅡ型固定式,充分考虑设备制造及配套件对带式输送机跑偏量的影响,要求带式输送机运行时最大跑偏量不得超过带宽的5%。滚筒均为铸胶胶面,所有提供传动滚筒表面均采用人字形胶面,厚度不小于12mm。改向滚筒全部采用铸胶胶面,胶面厚度不小于10mm。承载托辊采用35??槽形托辊,槽形托辊采用三节辊式的托辊组,直径为φ89mm,槽角35o。所有带式输送机的槽形托辊应为前倾式。承载托辊间距为mm;每10组承载托辊中设1组调心托辊。头部设20°、10°过渡托辊各1组。落料点处采用4组缓冲托辊,缓冲托辊布置间距为mm,缓冲托辊采用胶圈式缓冲托辊组。回程托辊采用平行托辊,其布置间距为mm,每10组回程托辊中布置3组V型前倾下托辊,从回程胶带起始点开始连续设置5组螺旋托辊。带式输送机采用垂直拉紧装置。带式输送机头部均设2级合金橡胶清扫器,尾部设1级合金橡胶空段清扫器,垂直拉紧装置处设1级合金橡胶空段清扫器。

输送带采用EP-型输送带,层数4层,上胶厚度4.5mm,下胶厚度1.5mm。输送皮带施工方法采用硫化胶接法。

1.输煤系统调试中出现的问题

调试前整个输煤系统已具备以下试车条件

1)输煤系统设备已安装完毕;

2)设备二次浇灌强度达到基础混凝土的强度;

3)各设备的防护罩已安装好;

4)输煤系统及栈桥现场清理干净,设备内无任何杂物;

5)各设备已加注润滑油,油位符合要求,各部件转动轴承已加注润滑脂;

6)现场道路畅通,通讯设备齐全,照明充足,消防设施可靠;

7)操作人员已培训合格,机具配备齐全;

8)调试方案已批准

按照整体工程进度要求,本次调试是对输煤系统设备进行空载单机调试、配合联机调试及重载调试,并在重载运行的基础上,使其达到满载运行,并完成性能测试。

试车时,发现以下问题:

空载试车时,1#带垂直拉紧装置前后皮带偏右35mm(沿皮带输送方向);2#带中部长约30m向右偏,最严重的地方皮带遮住托辊;3#带尾部滚筒处皮带偏左45mm。

满载试车时,1#带与2#带的转载点处(2#带落煤槽前约20m)的皮带向右偏30mm。

2.问题的分析及整改

全面检查1#、2#、3#皮带,尤其是跑偏部位。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1)托辊转动的灵活性

2)调心托辊摆动的灵活性

3)检查托辊是否被异物卡住

4)检查托辊组之间的平行度、直线度

5)检查头部、尾部滚筒的平行度

6)清扫器的安装位置是否合理

7)垂直拉紧装置的垂直度

1#带

采用垂线法测量拉紧支架与整个皮带架的垂直度。用两根长约2m的垂线分别固定在皮带架两侧的角钢上。线锤沿拉紧支架自然下垂。待线锤稳定后,发现拉紧架与皮带架不垂直。用水平尺检查改向滚筒,其中前改向滚筒的右端向下倾斜,左右轴承座不在同一水平。拆除拉紧架,重新安装并用线锤进行验证。启动1#皮带机,此时发现皮带跑偏由原来的35mm调整到约15mm。松开滚筒右端轴承座固定螺栓,加装垫片调整左右两端在同一水平,拧紧螺栓后再启动,皮带输送正常。

2#带

更换所有转动不灵活的托辊。在皮带跑偏最严重的地方有一个调心托辊旋转不灵活,致使皮带不能自动调整。重新更换调心托辊,再试车时皮带跑偏由原来的50mm调整到30mm。将长约30m的跑偏皮带范围内所有托辊架的固定螺栓松开,利用安装空是长孔的形式进行前后调节。调节原则:皮带偏向哪一侧,托辊组的哪一侧朝皮带前进的方向前移,而另外一侧向后移。启动皮带机,用手锤将皮带右侧的托辊组向前敲打,而相对应的左侧向后敲打。敲打时应采用轻打反复多次的方式,直到皮带调正后再拧紧螺栓。

3#带

先用水平尺检测尾部滚筒左右轴承座的水平度,再用直尺测量左右轴承座与附近托辊组的距离。得知滚筒与托辊组不平行。调整头尾滚筒及改向滚筒是调整皮带跑偏的重要环节,尤其是皮带跑偏位置在滚筒前后时更重要。滚筒的安装位置必须垂直于皮带运输机的中心线。张紧处的改向滚筒不仅应垂直于皮带机还应垂直于重力垂线。

调整滚筒的原则:头部滚筒的皮带偏向哪一侧,则哪一侧的轴承座向前移动,或者另一侧向后移动;尾部滚筒的皮带偏向哪一侧,则哪一侧的轴承座向后移动,或者另一侧向前移动。启动3#皮带机,松开轴承座固定螺栓,调整滚筒左侧顶丝,将左侧轴承座沿皮带的输送方向往后移动。同时用相同的方法将右侧的顶丝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一边调整一边观察皮带跑偏情况,直到皮带调正为止(见图1).

图1

满载试车时,2#带落煤槽处长约20m的距离跑偏。反复调试,发现空载时正常,而一上煤就偏,并且输送量越大跑偏越严重。由此断定2#皮带跑偏的原因是落煤的问题。

1#、2#带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成垂直90°,经过画图分析(见图2)得知,当煤从1#带落到2#的过程中,水平速度的分量从上而下逐渐减小。而水平速度分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对2#带的冲击。显然,1#、2#皮带相对高度差越大,水平速度分量越小,对2#带的冲击越小。1#带到2#带的落煤管倾斜30°,致使落煤难以居中,造成皮带横断面上的煤料倾斜,最终导致2#带跑偏。煤偏在皮带的左侧,这一侧皮带阻力增大,皮带向右跑偏。

图2

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1#、2#皮带相对高度不能再增大,只能调整落煤管、导料槽。调整办法:

将落煤管的方向改成垂直于2#皮带,保证煤落向正下方;

将落煤管的落煤口由方形改成扁长方形,既保证煤的流量,又确保煤均匀的落在皮带中心;

缩小2#带导煤槽的宽度,改成皮带宽度的三分之二,确保落煤的集中。

改造完成后,启动输煤设备进行上煤,整个系统正常。

总结

皮带运输机是一种通用设备,跑偏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包括设计、设备的制造、安装及维护保养等。根据实际操作,总结以下几条:

1)重点观察皮带跑偏情况,如跑偏量超过带宽的5%要进行及时纠偏,以防止损伤皮带,造成皮带跑偏的几种情况:

a)  头不正或者皮带同一断面的一侧受力不均,如果某一段皮带在整个皮带机长度内(承载侧和回程侧),不论运行在何处跑偏且向同侧,其原因接头不正或者皮带加工质量存在问题,解决办法为重新接头或者更皮胶带。

b)  托辊轴线与皮带机中心线不垂直,托辊左右不水平都可能造成皮带在该段内跑偏,解决办法为检查相邻两组托辊间的对角线及托辊的水平,将其调整到正确的位置。

c)  皮带在各类改向滚筒处的跑偏,滚筒轴线与胶带机中心线不垂直以及滚筒左右不水平,调整顶丝座或者加垫片达到安装要求。

皮带跑偏调整的原则:

皮带机跑偏调整的原则:顺着皮带机运行方向自皮带开始跑偏的位置逐步调整,每次调整的量不能太大,以防皮带调整过度。

皮带跑偏的调整措施:

a)滚筒处胶带的调整:传动滚筒与驱动装置连接,原则上驱动滚筒固定正后一般情况下不做胶带跑偏调整用,从理论上讲在滚筒处胶带向松边跑偏,也就是说胶带向哪侧跑偏,通过顶丝向前移动该侧的滚筒座,或者向后移另一侧的滚筒座。

b)托辊的调整:胶带向哪侧跑偏,顺着运行方向从开始跑偏的位置向前移动该侧的托辊支架,或者向后调整另一侧的托辊支架。

2)制造托辊支架时,螺栓孔应加工成椭圆长方形孔,便于皮带跑偏时的调整;

3)安装时确保滚筒、托辊组在同一水平面并平行,拉紧装置及改向滚筒应与皮带中心垂直;

4)滚筒、托辊应转动灵活,调心托辊应旋转灵活;

5)设计过程中尽量加大两条转载皮带的相对高度。着重考虑落煤管的角度、导料槽的宽度。确保煤的下落方向和位置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带式输送机技术条件.GB——89

带式输送机的安装、使用说明书.潍坊汇英械制造有限公司,

者简介:杜罡男(-)机电工程师山东省莱阳市热电厂

本文为〡电力资料网〡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

电力项目圈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