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张梦月马赛洁共享联盟丁兰微融站寿亦萍顾虹
没有去过“大莲花”,却用一把刻刀雕刻出了栩栩如生的“大莲花”。
家住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的李顺根,将自己这朵纯手工的“大莲花”视为一份礼物,要献给家门口的亚运会。
四月的一天,我们来到杭玻街号。还没迈上台阶,耳边已传来“叮叮咚咚”的敲打声。循声而去,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戴着老花镜,正在窗边专注打磨手中的作品。听闻有人走近,他也没有停下手里的动作。
“你坐,等我五分钟。”记者环顾四周,只有几个“木桩”能充当板凳,周围散落着形态各异的木材。显然,这些木材只是“绿叶”,真正的“花”在李顺根手中精雕细琢——一个高9厘米、直径35厘米的“大莲花”模型。
对于76岁的李顺根来说,这朵“花”是一份心意——年,李顺根结束了40多年的木工生涯。赋闲在家,拿了一辈子工具的手停不下来。“三四年前我开始雕刻小物件,去年建党百年雕刻了一艘红船,献给了街道。今年杭州亚运会,我也想用最擅长的木雕手艺献一份礼。”
雕什么?在同协苑社区党委书记谢振浩建议下,李顺根选择了最有标志性的亚运竞赛场馆——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不过,李顺根从来没去过“大莲花”,这让他犯了难。“我让女儿帮我从网上下了场馆照片,照葫芦画瓢开始雕。”
李顺根雕刻时,总是会套一件紫色花围裙。“家里拿的,我不讲究。”对生活细枝末节“不讲究”,但他对作品却有着反复琢磨的“固执”。
真正的“大莲花”外形由28片大花瓣和27片小花瓣组成,李顺根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后,雕出了24片大花瓣和12片小花瓣。
“你问我雕‘大莲花’过程中什么最难?这就是。”李顺根说,雕刻本身对他说不是难事,但怎样在没有图纸情况下,雕出大小一致、距离均匀的花瓣?为此,李顺根预先准备了一系列花瓣纸样,顺着纸样的轮廓雕出花瓣。“算上修补,一片花瓣要用上半小时。”
就像真实场馆一样,“大莲花”端坐在直径47厘米、高约4厘米的底座上。为了让作品能够长久保存,李顺根细心地用毛竹钉将主体和底座连接起来。从“大莲花”的镂空顶望下去,底座中间甚至还雕刻了一级级台阶,将场馆座椅也复刻了出来。
更令人惊叹的是,底座上还安放着12个“配电箱”和12个“空调外机”,最边缘处一圈排布着31个小孔。“这是给‘路灯’留的位置,可以亮灯。”李顺根托社区买了小灯泡,挨个绑在小木棍上,做成了简易版“路灯”。只见他轻轻一按开关,原本朴素的模型“星星点灯”,韵味一下就出来了。
“还有惊喜呢,你看最底下的‘小窗’。”原来,李顺根在底座下雕出了4排“窗户”,每排有11-12个“小窗”。往里一瞅,印着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的胶带纸映入眼帘。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匠心,让人不禁拍案叫绝。
从2月22日开始“动刀”,到如今雏形初现,李顺根的“大莲花”已完成了将近90%。为了“赶工期”,近一个多月来,这个“工作室”成了李顺根的第二个“家”。“每天早上7点到这里开始做,下午4点半左右回去。”
现在的“大莲花”,还没有上色,但在李顺根的心里,它应该是绿色的:“我在报纸上看到,杭州亚运会的理念是‘绿色、节俭’。”同协苑社区社工顾虹透露了个“小秘密”:李大伯总是去家附近的山上捡拾自然掉落或废弃的香樟木,用作雕刻的原材料;底座上“窗户”的“玻璃”,是在家里人过生日时,用蛋糕外的透明塑料罩子改装而成的……
“杭州亚运会对每一个杭州人而言都意义非凡,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为杭州亚运增光添彩。”现在,李顺根最期待的是在“木雕大莲花”完工后,带着成品去到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让“木莲花”和“大莲花”来一次相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5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