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生——一个关于青春和梦想的故事,对艺术的渴求让他们走上了艺考生的行列,然而无法回避的打击和成功的代价,使他们感受到梦想与现实的差距。薪火艺考21届学员谭植元斩获北电三连中,他将带我们穿越时空与“那时候”的他来一场隔空对谈。
#浑水湖漫步#
谭植元
“离开薪火艺考已有整整七个月,艺考结束也已过去三个月,如今再来整理那段日子里的经历与思绪,可不太容易。不知缘何,这次起笔尤为艰难,有懒惰,有焦灼,感觉记忆打了很多个结。我硬着头皮敲起键盘,不再犹豫,在写作的旅途中解开那些结。”
艺考的念头在高一时隐约萌生。艺考对我来说的的确确更像是一种出逃,最大的驱动力不是兴趣,而或许是好奇,或许是对逃离的渴望。我喜欢行走,用脚步丈量世界,寻找边界,跨越边界。我也喜欢用影像记录“附近”,用镜头刺探社会运转的机理。选择编导满足了我的爱好。
来到薪火多亏了兆博的指引。原本只是想在威海找一个机构,对具体的专业和校考几乎也一窍不通,然后是一次偶然的谈话。与兆博的交流刷新了我对艺考、对编导专业、对电影的大多观念,当时他马上就要出发参加国庆后第二期的培训,我决定跟随他,走进薪火艺考。这绝对是一个冲动的决定,充满了偶然,但或许生命中大多数转折恰恰都发生于偶然。
#学艺术史的那个晚上#
学艺术史的那一天——具体应该是那一晚,实在难忘。老师让我们每个人上去讲一种“视觉艺术”,我就选了波普,为了深入体会,我自制了一个类似于沃霍尔的《金宝汤罐头》的作品。在垃圾箱和垃圾袋里寻找材料,清洗冲刷,用透明胶带粘贴,一次拙劣的模仿。我觉得讲是讲不明白的,于是试图在制作过程中摸索。
等全班二十多位同学讲完,大概已经凌晨两点半了,那是我第一次上课到半夜,我记得最后一位同学说完“谢谢大家”的时候,我拼命鼓掌——实在撑不住了。当时以为这是一次意外,后来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平凡中的“不平凡”#
在观察与表现的课上我选择单飞,自己做采访。第一站是雍和宫,我一趟又一趟地晃悠,就是不能鼓起勇气上前询问。经过漫长的思想斗争,勇气终于处于上风,可又接连碰壁,对方由于各种原因不愿与我长谈。之后经过打听,找到了做保洁的叶阿姨。
在一个狭窄的简陋的“工作室”里,我们展开了对话。她毫无保留地将人生中的苦难、抗争、希望与我分享,我自惭形秽,用了一个伪造的身份、借口征得与她对话的机会。她是一位精神上的巨人,身上有一股狠劲儿,物质的匮乏并不能使她所发散的光芒暗淡下来。对话结束后她把电话号码也留给了我,至今我仍未拨打,不知该说什么好。
#艺考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4小时电影工坊”实际上只是12小时,但其实又不止12小时,准备工作从进棚十多天前开始,剪辑出成品好像是12月的事情了。我负责掌机,但大部分需要手持,基本上都是索罗门背一个小斯拍。
当时为了准备这份工作,提前几天在公寓的健身房里开始训练,临阵磨枪希望能增加一下力量。后面定场拍的时候终于让我上场,第一次掌机业务还是生疏,经过一番适应终于有点感觉,我一人控不过来,梅在旁边帮我伸缩镜头。
大概中午拍摄才结束,人几乎要虚脱了,前一天正好是观察与表现,一整天奔波,到那时整整一天半没有进食了。
在通才班里我身体与心态的起伏更大一些,进入制片班后就稳定很多了,或许是自己终于找到了那个位置。选制片其实是冲着电影学去的,因为它名叫“制片与电影学”,后来发现自己有点标题党……制片班二十位同学只有我一个主考电影学的,不用怎么费劲,就使自己处于一种“半隔离”状态中。和同学们的相处顺利很多。
在这里,我又多了个新称呼——大师。本来还自得其乐以为是夸我肚子有墨水,原来是觉得我说话像个“成功学大师”。
在薪火的两个月学习还收获了一些副产品。上头说了,我喜欢用影像记录“附近”。广场,一片在老工业园区的遗留物上建造的时尚街区,曾经衰败落后的炉房烟囱经一番修整便成了前卫的艺术之地。这是阳面,而与仅有一墙之隔的,是一个叫做万红路的“社区”。
说是社区,其实只是一个极狭窄的聚居区,由一座座低矮而窄小的窝棚相连构成。很难想象,在年的北京,依然能见到此般情景,当然这或许是由于我的认知偏狭所致。
名字其实很贴切,它只是一条街巷,单向街,只拐过两三个弯,就走到了尽头,仿佛与世隔绝,人迹罕至,其实又容纳极大的人口。有环卫工人,有民工,也有住宅稍微“豪华”一点的原住民。他们从哪里来,为何来到这里,有怎样的构成?这些问题,我一个也没搞懂。或许未来我还将来到这里,下一次,或许这些问题将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