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复师进行瓷器修复工作 田峰/摄修复完成的文物 田峰/摄
“我拿的这个碗是清康熙年间官窑的一个青花仕女碗,现在做的就是磨平,闭上眼睛摸要完全摸不出补配的痕迹。”近日,记者在圆明园文物修复工作站看到,身穿白大褂的文物修复师们正在小心翼翼地修复着手里的文物。圆明园“修复”文物修复项目指导专家王勉一边工作,一边介绍着手里的文物。
日前,圆明园管理处已启动“修复”第三期文物修复工作,本期将首次对西洋楼遗址出土的西洋纹饰琉璃构件进行修复,再现盛时西洋楼多彩的园林景观,颠覆大众对西洋楼目前灰色石刻的印象。
“文物医生”修复24件瓷器
西洋楼是一组欧式园林建筑,同时也是中西合璧的艺术杰作,其中镶嵌于建筑外部的琉璃可能是西洋楼中最耀眼的中国元素,流光溢彩的琉璃与西洋楼浅色大理石建筑交相辉映,完美地融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并且很好地调和了西洋楼建筑群的色彩。
“待修复的西洋楼琉璃构件图案复杂、缺失范围大、拼接难度大,对修复工作也是一次巨大挑战,此次修复西洋纹饰琉璃构件将有助于推动西洋楼区域相关研究。”圆明园管理处文物考古科科长陈辉介绍。
“修复”三期还将修复康熙青花龙凤纹碗、康熙黄釉缠枝花纹盘、康熙斗彩水仙灵芝杯、清乾隆青花梵文高足碗等24件瓷器。瓷器文物的保护修复要经过分拣、拆解、清洗、粘接、补配、抛磨、作色和上釉等步骤,本期拟修复的24件瓷器均出土于圆明园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大部分都没有分拣,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残缺、断裂、污垢,还沾染有胶带石膏等陈旧的修复材料,已经松动泛黄,这些都会对瓷器文物的修复难度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记者现场看到,文物修复师正在从众多碎片中,找到与手中瓷器属同一个体的碎片进行预拼接,“文物医生”告诉记者,这个过程要经过多次比对,器型、色彩、花纹都需要认真比对。
近年来,圆明园的流散文物逐渐回归,长眠于地下的文物也逐步被挖掘。随着考古工作不断推进,圆明园遗址内出土的瓷器碎片高达10万余片,包括石刻、琉璃、瓷器等,大部分为清代官窑瓷器,涵盖青花、粉彩、釉里红等20多个釉彩种类。与前两期修复工作相比,本期修复的文物数量较多,难度较大。文物修复汲取前两期的经验,遵循真实性、最小干预、可逆性、可辨识性和安全耐久性的原则,保持文物原来的形貌、材料和工艺,采用传承的传统工艺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选用高效、无毒、新型、环保可靠的材料,确保文物保护的科学性和永久性。
3D扫描供游客线上观看
圆明园“修复”文物修复工作邀请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所原所长王勉进行全程指导,第一期已完成青花缠枝莲瓷绣墩、康熙团龙纹瓷碗等6件瓷器的修复工作,第二期已完成雍正青花碗、“地天母”佛像等11件文物的修复工作,历时97天,修复共计完成17件珍贵文物。
第二期修复的“地天母”铜佛像,是在圆明园含经堂遗址出土的,其底座前后内侧刻有铭文,前面刻有“地天母”字样,后面刻有“德行根本”字样,修复师根据文物病害图进行逐一修护,保持文物原来的形貌,遵循真实性。“这个碗只修复了器型,还没有作色、上釉,是因为没有找到这个文物的记载或者图片,没有任何依据,不能随意作色。”王勉手持一个抛磨后的碗展示道。
两期文物修复完成后,圆明园管理处均组织开展专家验收会,不管是文物修复采用的工艺方法还是理念,均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认可。同时对修复文物进行3D扫描,并收入到圆明园线上数字博物馆,游客可在圆明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