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医十余年来每天走进村民家监测健康,这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5日讯(记者刘晨玮通讯员张春红郭霏)“今年不能回家过年,站好人生最后一班岗(意为最后一个职业,编者注),望儿子带好全家过好年,更要支持我的工作。”“好的,爸,防疫大局为重,作为党员理解支持您,作为儿子为您骄傲,保重身体。”

丁玉强与儿子的对话。丁玉强提供

收到儿子的回复时,丁玉强还在和家人相隔公里的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劳七村,这是他没有回江苏老家团圆的第三个春节。

2月3日,大年初三,江夏飘起小雨,料峭寒风中,丁玉强提着检测仪,跨上电动车,向劳七村深处骑去。这部电动车是丁玉强的老伙伴,挡板、座椅已磕得七零八落,被一圈圈透明胶带缠着勉强固定,人刚坐上去,车就抖了几下,“村里路窄,骑车最方便”。

年2月3日大年初三,村医丁玉强骑上电动车,上门为行动不便的村民做检测。记者胡冬冬摄

“老丁来了啊!”82岁的杜全荣在家里听到声音,走出门迎上前。“他来管,我们放心”,杜全荣是劳七村十组居民,年,她被确诊患有高血压后,丁玉强开始每月上门跟踪健康情况。

高血压疾病有一定遗传性,杜全荣的儿子朱庆文因患有小儿麻痹症长期卧床,丁玉强检查发现,朱庆文果然患有高血压,通过用药及健康管理,母子两人的血压一直被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杜全荣告诉记者,丁玉强看病仔细,每次在她家至少半小时。丁玉强把相关数据记在随访服务表上,离开杜家后,又跑了几户人家。

年2月3日大年初三,郑店街劳七村卫生室,村医丁玉强正在忙碌着。记者胡冬冬摄

已近中午时分,记者跟随他回到村卫生室,碰上两位来输液的患者,丁玉强为他们扎针后转身离开,拿矿泉水瓶装上热水,回到输液室里放在他们手下。记者询问时,两位患者并不觉得这样的举动意外,“老丁心细得和护士一样,一直是这样的”。

劳七村现有户人家,丁玉强服务的并不只有他们,周边劳四村、丰收村、廖桥村的村民们早已习惯找他看病。

年年初,《湖北省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攻坚行动方案(—年)》出台。“”指的是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3类重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2种基础疾病,出生缺陷、儿童青少年近视、精神卫生3类突出公共卫生问题。

年1月28日下午,丁玉强骑电动车接腿脚不便的80岁老人唐业勤回卫生室打针。记者胡冬冬摄

记者翻看起十余年来的随访档案,在劳七村,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村民已近人。从定期上门回访、检查到在卫生室办起健康教育讲座,工作都落在他身上。

江夏区郑店中心卫生院院长龚会明告诉记者,十多年来,丁玉强坚持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慢病人群和精神卫生疾病患者,在劳七村,实现了随访全覆盖,患者们得到及时干预、治疗。

丁玉强的老家远在江苏徐州农村,年,他参军来到江夏,成为部队里一名普通卫生员,由于常常参加驻地义诊,外出不便的周边村民开始习惯找他看病。四年后,复员时,父母和妻子希望丁玉强回到江苏,但被村民们反复挽留后,他选择就地复员,当起村医,37年来,丁玉强与家人分隔两地,却始终没能下定决心回乡,“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乡亲们的信任给了我认可,虽然老了,我还想继续守好这里”。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52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