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爆米花,不妨以热爱佐味北京影院复

得了白癜风好治疗吗 http://m.39.net/pf/a_4793212.html

在北京影院复工14小时后,全国票房平稳地突破了万元。

7月24日零点,北京地区影院正式复工开业。万达影城有三家影院安排了零点场放映。

虽然不是周末,但石景山店和CBD店《多力特的奇幻冒险》的零点场均为满场。通州店则开了两个影厅,同时放映《多力特的奇幻冒险》《喋血战士》两部影片。

刚刚开业的北京各大影院,在排片上,大多向这两部好莱坞新作倾斜。《多力特的奇幻冒险》有场,占比22.2%,《喋血战士》排场,占比17.7%。

两部好莱坞商业片,让没有爆米花和可乐的影院,多少找回了一些属于暑期档的红火。

早上十点,在万达影城通州店内,电梯旁一架半年多未有人使用的取票机屏幕上有明显的污渍,三名工作人员正在地上铺设彩色胶带,提醒顾客取票时注意排队间隔。

影院的线下售票处空无一人,显示今日排片场次的液晶屏也仍旧是黑屏,影院旁边的一间咖啡厅开放了位置供人休息等候,但并不提供任何饮食服务。

进入影院前仍旧需要进行“健康宝扫码+测体温”的全套检测,两名工作人员一名负责登记,一名负责检票。

终于开业,影院工作者的兴奋溢于言表,介绍流程时,音调都在往上扬。

我检票时已经过了十点。在用手机扫码登记时,负责测温的工作人员突然道,“我现在就帮您检票吧。”

我递过票去,“对啊,反正也没别人。”

那位工作人员低头撕开票根,声音仍旧带着笑,“其实人挺多的呢。”

确认健康宝与体温没有异样后,我进入闸机,身后还隐约能听到两名工作人员在讨论如何安排分工,加快检票的速度。

早上第一场电影的放映在影院9号厅,原本个座位的影厅在采取隔行隔座的售票模式后,如今只能容纳60人观影,无法入座的座位则被胶带隔开。

这一场并不是满场,观众里有不少学生,也有附近小区的居民。三名中学生在观影结束后,在附近的咖啡厅坐下,在楼下的餐饮店里买了外卖,等待他们的下一场电影。

从淘票票上的数据看,万达影院通州店今天共有7部影片,开放5个影厅,以两部新片为主,但国产片《误杀》一天也有7场,并且相当抢手,晚上五点后的三场全部满座。

从7月20日各地影院陆续复工以来,低价票成为全国院线吸引当地观众回到电影院的共同手段。比起上一次进电影院,票价明显便宜了不少。

在重新开业的多家影院中,平时上百的IMAX的票价在50元左右,普通3D只需要40元,其余的影片只要25元左右,就能买到一张票。

但也有例外。位于蓝色港湾商区里的珠影耳东传奇影城仍然维持着相对较高的票价,新片一律84.5元一张,老片68.5元一张。

或许由于其本身便处于居民收入和消费都比较高的区域,票价并没有影响人们的选择。复工首日,传奇影城成为北京影院票房收入首位,而周末两天的预售票也已经卖出不少,出现了“满座”的提示。

四个月以来,关于影院复工的传言像水泡一样,隔一段时间就冒出一个,却很快又破掉。影院相关从业者与电影爱好者,都在反复的希望与失望之中惴惴不安。

房租水电等支出,器械的维护成本让影院从业者在疫情期间,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即便各地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影院行业进行扶持,但在半年来,仍有不少影院倒闭。

3月22日,全国家影院零星的复工试水在五天后被紧急喊停。大地影院、金逸影城、博纳影院等一些连锁影院,开始尝试将库存的零食、饮料,以及周边在线上销售。

从销量来看,转型“零食电商”后,影院的确获得了一些收入。

6月29日,苏州一家万达影城为了自救,在影院门厅设立自动售卖点,低价出售影院中囤积的饮料零食。

随即,有自媒体在微博上展开“影院清货行动”,统计了各地需要清理库存饮料零食的院线名单,号召各地的影迷帮助影院度过难关。

北京的许多大型连锁影院也在名单上,确定复工前一周的7月12日,万达影城CBD店也加入其中,以2元一包的价格,出售影城内的零食小吃。

复工开业,政策扶持,接二连三的新片定档(以及李现的粉丝们正在筹备的《抵达之谜》包场观影)和《流浪地球》等老片复映后的票房捐赠,这一切无疑会让影院下半年的日子好过许多。

对于人们来说,电影院重新开业这一举动,则具有更强烈的文化意义,对于处于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北京民众来说尤其如此。

当各地KTV和酒吧等娱乐场所都顺利开张,而影院、剧院却迟迟没有动静时,许多人便已经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不满。

毕竟,电影院带来的沉浸式观影体验仍旧不可替代。

虽然如今的网络流媒体已经建立起巨大的片库,但一方面,多数人的家庭观影环境无法与影院相比;另一方面,选择在流媒体上首映的新片仍然稀少。

老片虽然经典,但新片当中所含有的当代电影人的思考,以及当代社会的映像,也是电影这种媒介的魅力所在。

复工首日,北京有超过40家影院开门迎客。从7月24日到7月31日,中国电影资料馆每天只放映一部老电影,每场释出约张票,票价从20元至50元不等,所有的电影票在7月23日晚已经售罄。

比起前两天上海电影节名为预售,实为“拼手速”的抢票现场,中国电影资料馆的激烈程度也不遑多让。

无论是对于普通的观众,还是电影艺术的爱好者,沉浸在影院中的时间都是一段特殊的体验。

电影院在中国发展至今,是随处可见的娱乐场所和社交场所,但其文化特性却常常被人们忽视。

如今,阔别七个月之后,在影院里看一场电影,所享受的不仅是影片本身的乐趣,更有一种回归自己“精神家园”的安心感。

晚高峰开始,下班的人潮似乎有一部分,已经开始往影院聚集。在万达影城通州店直通影院的电梯前,聚集起了不少人。

而在影院中,取票机上的水渍已经被抹去,间隔条已经贴好,等待入场的观众们正在排队用健康宝扫码,同时检票。

一切似乎就像微博上一位电影博主所说,当“关于电影的一切都在一毫米一毫米地回到正轨”“世界终于好起来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4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