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条短视频火上了热搜:
湖北襄阳的余女士在驾驶车辆时,丈夫总在她身边指手画脚,于是她用胶带将丈夫“封嘴绑手”,因此引发热议。
丈夫称担心余女士的技术和安危,而余女士已有9年驾龄,常跑长途,8万公里零违章。
评论区内,有网友发问:
“如果是两个男人开车,副驾驶上的男人还会这样一惊一乍吗?”
男司机在汽车上总有一股蜜汁自信,不论自己车技如何,他们都认为自己可以碾压所有女司机。
坐在男司机的车上,碰上技术不好的车,他们总会调侃:“肯定是女司机。”
如果最后发现不是,他们就当自己没说过这句话;如果真的是女性司机,他们便会振振有词道:
“果然是个女的。”
当同性开车出现失误时,他们还会互相打趣:“怎么回事,哥们,就跟个女司机似的。”
真想将余女士调侃自己老公的话送给他们:“为什么口罩都堵不住你们的嘴?”
“我的驾照是考来的,
又不是偷来的”
如果要评价“果然是个女的”,那么就需要追问一个问题了:女人是什么样?
再问得具体些:女人应该是什么样?
有些人可能就要脱口而出了:“开车需要方向感,需要懂机械,女人不擅长这些啊。”
“不擅长”,“不应该”,“不适合”。
这些概括性的认知,被推而广之,化为无数规则与偏见,重重地砸向女性。
韩国人气桌游《李智慧生存游戏》中,7岁的李智慧,面对奶奶对弟弟的偏心,选择告诉爸爸并闹脾气。
爸爸训斥她:“你作为姐姐,不应该连这点小事都计较。”
浙江大学教授冯钢,在免试研究生比例为5女1男时,不满发文,“女性搞不了学术研究”,“女性大多混个文凭准备就业”。
面试时,HR面不改色地表示:“我们这个岗位工作强度大,经常外勤出差,所以优先招男生”。
就连与众不同的“娱乐圈”,也无法避免这些偏见的声音。
小罗伯特唐尼(钢铁侠扮演者)和斯嘉丽约翰逊(黑寡妇扮演者)参加Ellen秀时,寡姐面对镜头发出质问:
“为什么问唐尼的都是些真正有意义的问题,而问我的全是关于节食减肥的?”
歌手泰勒说:
“有的人会这样评论我,‘噢,她不就只会写写自己前男友吗?’,我认为这种言论的出发点是绝对的性别歧视,从没人这么说过EdSheeran,也没人说过BrunoMars。
他们也都写了前女友、现女友和个人感情生活,可是没有人说他们。”
8万公里零违章的余女士说:“我的驾照是考来的,又不是偷来的。”
是啊,女性那些闪闪发光的成绩难道都是偷来的吗?
世界上第一位汽车司机,
其实是女性
公安部交通事故肇事者性别比例数据显示:男性被告人占比为94.60%,女性占比仅为5.40%。
世界上第一位汽车司机,其实是女性。
年1月29日,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它的发明者是卡尔·本茨。
由于技术还不够成熟,当时的汽车经常抛锚,本茨因此受到不少冷嘲热讽。
为了鼓励丈夫,他的妻子贝尔塔·林格尔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在年8月的一个清晨,贝尔塔从曼海姆出发,试行公里到达娘家普福尔茨海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车的人。
贝尔塔·林格尔
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同样也是女性。
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女儿埃达·洛夫莱斯,从小便显露聪慧。
五六岁时,她便可以做五六行数字的求和;
十二岁时,她就开始接触欧几里得几何;
二十八岁时,埃达翻译了意大利数学家LuigiMenabrea一篇关于分析机的文章,并添加大量注释,详细说明用计算机进行伯努利数运算的方式。这份笔记中包含了一张写满数学算法的巨幅图标,被视为“世界上第一个电脑程序”。
埃达·洛夫莱斯
埃达也因此被誉为“第一个程序员”,并被她的导师巴贝奇尊称为“数字魔女”。
其实,“女生不擅长机械”,“女生逻辑性差”,“女生适合做文职”等观点,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甚至在开拓新领域时,女性能够表现出更强的魄力和勇气。
然而在今天,似乎很多领域都成了男性的主场。
从小就有“太多人”告诉女孩们:“你是女孩子,女孩子就应该看童话书、玩洋娃娃、学文科,没有其他可能性了。”
这并不是因为女性在智商或是专业天赋上弱于男性,而是当人们发现某个领域有利可图时,女性就会被冠以各类“不擅长”“不适合”的理由被排挤出局。
这种为了维护男性权利与地位而刻意渲染营造出的“刻板印象”,让很多女性的自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干掉了,从而真的成长为了“太多人”认为的那个样子。
“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再次回到开始的那个问题:“女人应该是什么样?”
我的回答是:“女人不应该是什么样。”
消解固有印象的最佳方式,并不是刻意去追求优秀和成绩,否则将又变成另一种刻板印象。
每一位女性都具有其独一无二的性格与特质。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进入哪个领域,都取决于你自己。
北大女硕士刘楠,从小到大都是学霸。
刘楠
毕业时收到一堆强企业offer,入职美国陶氏化学公司……
所有人都认为,这样的“高学历女性”就应该在商场上大显身手,可刘楠很快厌倦了这份忙碌不停的工作。
她以怀孕为由辞职,回家当起了全职妈妈。
来源:刘楠个人微博账号
成为母亲之后,她又敏锐地发现婴儿用品中有商机,果断动手开起了网店。
父母对她百般劝诫:“你一个北大毕业生,在外企干得好好的,为什么非得在这灰头土脸的做生意,家里又不缺你那份钱!”
刘楠不为所动,默默将网店的规模越做越大。
她清楚自己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的需求,也懂得顺应这些需求,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做出不同的决定。
哪怕是亲爸亲妈的“指手画脚”,也不能“绑架”她的想法。
很多人说羡慕刘楠,不是羡慕她的背景和天分,也不是她的事业和气运,而是她这份可以掌控自己人生方向的魄力。
女护士李灵芝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考牙医。
李灵芝
此时的她人至中年,家庭幸福。而在当时,一个省里一年也只能通过个位数的牙医。
旁人都议论她:“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折腾这玩意儿干嘛?”
“家庭也没背景,年纪也不轻了,还有孩子和工作要忙。要转业很难的。”
来源:有故事的牙医微博账号
李灵芝却不这么认为。没有时间,她就挤时间,没有条件,她就创造条件。
那年的考试,山西省只通过了两人,李灵芝就是其中之一。
在旁人看来,考上牙医的李灵芝“该消停了”,接下来就应该好好享受生活了。然而,在积累了一段工作经验后,李灵芝又作出了一个决定——考主治医师。
“我能做的更多,我要做的更多。”
为了争分夺秒,李灵芝将考试资料分成三份,随时拿出来翻阅,做到了“抬头看病,低头看书”。
最终,她如愿考上了主治医师,成为了一名广受认可的牙科主任。
李灵芝说,“只要我还有这份心气,我就愿意继续折腾下去。”
没有人能够代替一个女性去定义她们自己。
当女性自由追寻她们理想中的自我时,她们可以成为任何模样。
愿每一位女性,都能拥有“看见自己”的能力,和“成为自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