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部分矿井概况及主要危险因素3
一、矿井基本情况3
二、矿井主要生产系统情况5
三、矿井主要危险因素
第二部分风险辨识范围9
第三部分风险辨识评估10
一、辨识评估时间、人员、标准10
二、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内容11
第四部分评估结论17
第五部分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18
第一节煤与瓦斯突出风险的管控措施18
第二节瓦斯风险的管控措施18
第三节火灾风险的管控措施................................32
第四节水灾风险的管控措施................................37
第六部分一般风险管控措施50
第三节顶板管理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50
第四节运输提升风险管控措施54
第五节爆破风险的管控措施58
第六节机电风险管控措施60
第七节水灾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62
第八节煤尘风险管控措施63
第九节火灾事故风险的管控措施66
第十节其它风险管控措施73
第七部分重大风险管控措施成果运用84
年度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年度一般安全风险清单
第一部分矿井概况及主要危险因素
一、矿井基本情况
XX矿于年10月1日正式建矿,年9月30日,改制为山西XX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注册资本21亿元,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隶属XX集团,是XX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矿井。XX公司位于山西省XX市境内,XX市区西部,距XX市中心11公里。井田东西走向长10.5公里,南北宽8.5公里,井田面积64.平方公里,主采3#、8#、15#煤层。截至年底,保有资源储量8.89亿吨,可采储量5.37亿吨,均为优质无烟煤。矿井公示能力万吨/年,服务年限84年。
由于内容太多,页面无法全部展示,请您下载学习:
公司主采3#、8#、9#、15#煤,其中3#煤层、15#煤为突出煤层,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井生产采用主斜井、副立井、分煤组、分区通风的开拓方式,全部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部分工作面已经实现了自动化采煤。主要产品有1#、2#、3#、4#喷粉煤,块炭,末煤,煤泥等。公司下设15个部室,39个队,现有在岗员工人。年11月,经国家安监局检查验收组验收,我公司被评为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矿井。
(一)采掘布置及接续情况
矿井为主斜井—副立井混合开拓方式,井田划分为2个水平(+水平和+水平)共8个采区。采区准备巷道共布置四条,轨道运输巷、胶带巷各一条,回风巷两条。轨道运输巷、皮带巷为采区的主要进风巷,各采区两翼分别布置两条主要回风巷。现有4个回采工作面,20个生产掘开工作面。3#煤层和8#煤层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开采,15#煤层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煤巷采用综合机械化掘进,岩巷采用爆破掘进。
(二)地质构造情况
XX矿井田位于XX矿区大单斜构造的西部,倾向南西,倾角5-11°。在这个单斜面上次一级的褶皱构造比较发育,本井田共有褶皱构造大小83条;断层较发育,共发现断层条,绝大多数均为落差小于5.0m的层间小断层,它们主要受褶皱构造控制。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
预计年全矿回采工作面将遇构造25个(其中:陷落柱8个,断层13个,条,冲刷4个)掘进工作面将遇构造13个(其中:陷落柱6个,断层2条,挠曲3条,冲刷2个)。
(三)煤层瓦斯情况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4m3/min,相对瓦涌出量为37.27m3/t。矿井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8.02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95m3/min。3#、8#、9#、15#煤层均无煤尘爆炸危险性,3#、8#、9#煤层属不易自燃煤层,15#煤层属II类自燃煤层,其中3#煤层为突出煤层,3#煤层平均瓦斯含量:14.35m3/t;瓦斯压力:1.3MPa;。
(四)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XX公司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将全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中等类型。井田各开采煤层主要充水水源为煤层顶板水、采空区积水以及带压区内的奥灰岩溶水,次要充水水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后者对矿井安全生产影响较小。
(五)矿井证照情况
矿井名称:山西XX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开拓开采方式:主斜副立、井工开采
开采煤层:3号、8号、9号、15号煤层
提升方式:罐笼,带式输送机
许可生产能力:万t/a
经济类型:国有独资公司
矿长:刘*峰
总工程师:张*生
证照情况见表
证照情况表
证照名称
证照编号
发证机关
发证日期
有效期
采矿许可证
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土资源部
.3.30.
.03.30
安全生产许可证
XXX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
.5.25.
.07.04
营业执照
XXX
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9.29.
.9.29.
矿长安全资格证
XXX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
.12.1
.12.1
二、矿井主要生产系统情况
由于内容太多,页面无法全部展示,请您下载学习:
(一)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通风方式为混合式。矿井现有12个井筒,其中进风井8个,分别是:主斜井、副立井、芦南新副立井、芦南进风井、芦北进风井、佛洼进风井、保安进风井、张家岩进风立井;回风井4个,分别是:芦南回风立井、芦北回风立井、佛洼回风立井、保安回风井。矿井总入风m3/min,矿井总回风m3/min,矿井有效风量率为93.15%。
回采工作面通风系统:3#煤、8#煤工作面采用“Y”型通风系统,15#煤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系统。
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掘进工作面采用2×45kW或2×55kW大功率对旋局扇、-mm大直径风筒压入式供风。局部通风机全部实现“三专两闭锁”及“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功能。
(二)抽采系统
我公司建有地面抽放泵站三座,分别为神堂嘴地面瓦斯抽采泵站、佛洼地面瓦斯抽采泵站、保安地面瓦斯抽采泵站。共计安装14台瓦斯泵,总额定流量为10m3/min,总装机能力为kw。矿井瓦斯抽采量.92m3/min,瓦斯抽采率59.62%。
邻近层瓦斯抽采方式:3#煤、8#煤主要采用在回风巷或抽采措施巷向工作面上方布置大直径顶板穿层钻孔、边采边抽的方式;15#煤采用在工作面上方布置顶板走向高抽巷及伪倾斜高抽巷解决综放面瓦斯,边采边抽的方式。
本煤层瓦斯抽采方式:顺层条带钻孔预抽、千米钻机深孔预抽、地面钻井预抽、水力造穴增透预抽、长钻孔水力压裂。
采空区瓦斯抽采方式:3#煤在柔模上压设瓦斯管,9#煤通过瓦斯抽采巷与工作面回风顺槽间横贯内闭墙埋管抽采,15#煤在低位抽采巷口压设瓦斯管对采空区进行抽采。
(三)防灭火系统
我公司15#煤层属II类自燃煤层。公司按照要求制定了防灭火管理制度及工作面专项防灭火措施。井下主要采用束管监控、取样化验、人工观测等防灭火预测预报措施,工作面过构造、拆除期间主要采取喷洒阻化剂、注高分子凝胶、注氮等防灭火措施。
井下KJ型矿用分布式激光火情监测系统承担了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乙炔、乙烯等气体的监控、采集、上传任务,目前系统运行稳定。
(四)供电系统
地面建有35/6KV变电站五座,即黄沙咀、芦南、芦北、佛洼、保安变电站。其中:黄沙咀35/6KV变电站为四回路供电,其余四座变电站为双回路供电。井下为6KV供电,设有+水平千米、芦南、芦北、佛洼、保安,+水平芦南、佛洼,7个中央变电所,15个采区变电所。井下动力电压等级为V、V和V,照明、信号均为V。
(五)运输系统
采用胶带连续运输担负全矿井的运煤任务,井下胶带全部实现了集中控制。井下辅助运输系统采用12吨蓄电机车担负人员、材料及设备在轨道运输大巷的运输任务。井下水平辅助运输系统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担负人员、材料及设备在轨道运输大巷的运输任务。
(六)防排水系统
井下建有+水平,芦南、芦北、保安、佛洼、+水平,芦南、佛洼共计6个主排水泵房和水仓,与中央配电室建设在相应的进风井底。主排水泵房按要求各敷设两趟排水管路。六个主排水泵房分别负担着将相应采区的矿井水排到地面的任务。目前已经对六个泵房的18台水泵进行了自动化无人值守改造。主排水泵均采用V电源,实现双回路供电,每年在雨季前完成主排水泵的性能测试并完成水仓清挖工作。井下各采、掘工作面全部安装了独立的排水系统。
由于内容太多,页面无法全部展示,请您下载学习:
(七)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矿井采用KJ90X型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使用千兆环网平台,承担井下采掘工作面瓦斯、温度、风速(风向)、一氧化碳、粉尘等监测监控和开关量数据采集上传任务,以及洗煤厂、瓦斯抽采泵站数据的采集和实时监控,目前系统运行正常。井下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传感器标校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现井上下共安装分站90台,设置各类传感器台,监测监控系统所有设备安装数量、地点和位置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甲烷等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和控制断电范围的设置满足要求。监测中心配备值班人员,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测。
(八)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我公司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采用煤炭科学院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的KJA型煤矿人员管理系统,始建于年,年完成系统的扩容升级工作,年完成系统二代卡升级工作。
系统中心站部署为一用一备,通过井下工业以太环网传输数据。目前共安装井下人员定位分站27台,定位识别器台,覆盖了井下各重点场所、限制区域、各出入井口、井底车场、大巷、各采区车场、轨道巷及各工作面进、回风口等地点。系统识别卡在用张,备用20%,完全满足需求,所有入井员工须持定位卡入井,并与员工考勤挂钩考核,确保系统达标达效。
(九)地面生产系统
由于内容太多,页面无法全部展示,请您下载学习:
XX公司洗煤厂于年10月建成投产,年设计生产能力达万吨,属矿井型选煤厂,其煤种为无烟煤,采用全重介洗选加工工艺,主要产品有洗中块、洗小块、1#、2#、3#、4#喷粉煤、洗中煤、末原煤、煤泥。全厂包括原煤准备系统、煤泥水处理系统、储装运系统三个辅助系统和块煤排矸系统、末煤分选系统两大主洗系统。产品外运以铁路为主。
第二部分风险辨识范围
矿井重大危险源、隐蔽致灾因素、各专业井上、下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作业场所和关键环节部位。
1.重大危险源7项:根据《山西XX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山西省能源局备案号:晋煤危备[]18号。XX公司存在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煤尘、煤层自燃、水文地质、顶板、机械危险性、其它(井下火药库和炮掘工作面)等七项重大危险源
2.设备设施(系统)类、作业活动类、作业环境类及其它。
——设备设施(系统)类涵盖风险点内所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或能量的载体,如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等;
——作业活动类包括常规作业活动和非常规作业活动,非常规作业活动应包括临时性特殊的作业活动,如:瓦斯排放、火区启封、探放水作业、动火作业等;
——作业环境类指风险点中可能包含的水、火、瓦斯、顶板、煤尘、地压、热害等环境类因素;
——其它是依据煤矿实际情况对辨识对象的补充。
3.现生产的4个综采工作面,22个生产掘开工作面。
4.年衔接的4个综采工面,24个衔接工作面。
5.地面风险辨识范围主要有:地面大动力设备、特种设备、地面厂房以及人员密集地点。
第三部分风险辨识评估
一、辨识评估时间、人员、标准
(一)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时间及参与人员
年11月25日,董事长组织各分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各副总、安监处、生产技术部、地质测量部、调度室、采煤系统、掘开系统、机电工区、运输工区、通风工区、防突科、矿建中心行政正职和主任工程师及各队组队长和技术员召开专题会议,对年度安全生产,分专业对各系统安全风险进行了辨识评估。
12月14日各专业分别收集资料,开展风险辨识评估;17日安监处对辨识评估报告、清单和管控措施进行汇总整理;20日,董事长组织辨识评估组成员进行会审。
(二)辨识评估依据标准
1.《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3号)
2.《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
3.《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5号)
4.《山西省应急管理厅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工作指南》;
5.《煤矿安全规程》;
6.《煤矿防治水实施细则》;
7.上级文件、规定、标准等。
二、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内容
公司成立由总经理任组长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组,评估组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重点对辨识范围内的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提升运输、机电及爆破系统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根据以往经历及现有的控制措施,判断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接触频次,以及一旦事件发生后所带来的后果,通过《山西省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中的附录E,直接确定煤与瓦斯突出、瓦斯、防治水、煤层自燃四类为重大安全风险。具体如下:
(一)煤与瓦斯突出:XX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我矿年4月,委托煤炭科学研究院总院抚顺分院对3号煤层进行了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鉴定结果为3号煤层为突出煤层。年5月,委托煤炭科学研究院总院沈阳研究院对所采8号煤层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鉴定,鉴定结果为8号煤层为非突出煤层,鉴定区域外按突出管理。年4月委托煤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对15号煤层进行了区域突出危险性评价,评价结论为15号煤层在+水平以上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其中3#煤层、水平以下15#煤层有突出危险性。
(二)矿井水: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矿井正常涌水量57.5m3/h,最大涌水量77.8m3/h。在井田西部各开采煤层存在局部带压现象,最大突水系数为0.Mpa/m(小于临界突水系数0.06MPa/m),本年度内生产衔接采掘作业地点均在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区内,不涉及带压开采。我公司及周边煤矿采空区、废弃老窑积水情况已查明,并填绘在充水性图上,可有效指导矿井安全生产,本年度内生产衔接采掘工作面不存在导水和含水构造。
(三)瓦斯: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4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7.27m3/t,矿井瓦斯抽采率达到59.45%以上。其中3#煤层瓦斯含量:14.35m3/t;瓦斯压力:1.3MPa。
(四)自然发火:经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煤尘爆炸性鉴定,3#、8#、9#煤层属不易自燃煤层,15#煤层属II类自燃煤层。
由于内容太多,页面无法全部展示,请您下载学习:
煤矿招聘群入群邀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