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48个世界环境日由中国主办,
主场活动设在浙江杭州,
今年的主题是“BeatAirPollution”。
曾经,蓝天时常见到,
没有尘土也没有霾,
可是现如今,
蓝天变得稀缺,
晴夜看不见星光。
蓝天保卫战,
浙江交通一直在行动!
杭州:坐公交、骑小红车
背后的事不那么简单!
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年9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2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03亿人,其中杭州配备有万余量。当下尾气排放依旧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为了从源头控制排放,杭州不断从源头改善交通出行,公共交通工具就成为了杭州市民出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纯电动公交路上随处可见
一年省燃油万升
在阮家桥停保基地,记者们见到了正在充电的公交车司机薛洪群,薛师傅自年进入公交公司以来,开过汽油车、天然气车、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见证了杭州公交的历史变迁。
薛师傅回忆:“我开的第一辆车是汽油车,当时采用的是前置式发动机,特别热,那时候只要起步的时候,起步的时候操作不当就会很大的一团黑烟。”
而对于现在的纯电动车,薛师傅赞赏有加,“自从用了纯电动和天然气了,就不会有这种现象出现了,行驶过程里没有噪音、没有污染,而且易操作,驾驶起来也方便多了。”
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志荣告诉记者,杭州作为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早在年就开始探索研究节能环保公交车型,年在国内率先采购混合动力公交车,年批量应用LNG天然气车辆。
近年来,杭州市已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约13万辆。实现西湖景区公交车全部采用纯电动车。主城区公交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型基本实现%。
杭州公交集团机务部经理傅天融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杭州市主城区公交车总数为辆,除74辆BRT车辆因未有适当的替代车型暂用常规动力外,其余车辆均实现清洁能源、节能与新能源车辆,其中纯电动保有量为辆,占比51.49%。
对于纯电动车代替取代柴油公交车之后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傅天融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假设一升柴油约等于0.7公斤碳排放。一辆车一天跑公里,消耗柴油60升,碳排放有42公斤,在启用纯电动车后,一年一辆车可减少碳排放12.6吨左右。”
杭州的公共交通系统“节能、低碳”的特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杭州于年获评交通运输部首批绿色交通城市称号。年12月,交通运输部授予杭州“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小红车成杭州“金名片“
10年节省19亿元出行成本
除了以上这些头衔,杭州还是“全球8个提供最棒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的城市之一,这要归功于在杭州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一辆辆“小红车”。
作为公交车、出租车等之后又一个出行的便民举措,杭州的公共自行车自年5月1日试运营开始,目前城区共有个公共自行车营业网点,投放11.16万辆自行车,全部实现24小时服务,最高日租用量达47.3万人次,累计租用量约9.5亿人次,杭州七个区县市实现公共自行车全覆盖,其中96%以上的租用都是免费的(前一小时免费)。
杭州公共自行车公司总经理吴国雄介绍,按照平均每人次租用时间33.6分钟计算,平均出行距离约为3.0~5.0公里,总累计行驶里程28.5亿公里;如果换算成2元/次的公交出行,10年来,杭州公共自行车为广大用户节省了近19亿元的出行成本。
“根据相关标准计算,如与小汽车出行相比,可节约标准煤46.8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6万吨。如按每辆小汽车平均运载2人计算,相当于减少4.75亿辆小汽车的出行量。”吴国雄说道。
据悉,年,在公共自行车十周年之际,推出了“实体桩+电子桩”新一代公共自行车系统和全国版租车APP“叮嗒出行”、调整计价方式、创新侧斜式锁止器安装方式等十大便民利民举措,解决公共自行车最大的还车难顽疾,击穿细节的盲点打造更精细的服务。
在不断的发展中,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逐渐成为杭州的一张城市金名片,并形成了独特的“杭州模式”,声名远播,传遍全国。
湖州长兴:
“空中运输走廊”破“心肺之患”
长湖申航道素有东方小莱茵河之称。在它的起点长兴县小浦镇,记者见到了一条建在空中的水泥熟料输送带。这套绵延22公里的全封闭长胶带输送系统,宛如巨龙盘踞在山水之间,将每年万吨的水泥熟料通过空水联运,以全天物流的方式发送出去,改写了熟料靠大型货车运输的历史。
“建设这样一个颠覆性的创新工程,主要为了解决长兴‘尘土满天飞’的困境。”南方水泥总经理沈惠明告诉媒体行记者。
长久以来,湖州长兴县的经济繁荣主要依托于地方资源。如小煤矿、小石矿、小耐火、小水泥、小纺织及小蓄电池等高污染行业,这些产业准入门槛低,早期发展无序,虽然经济上去了,但产业“低、小、散、乱”等问题突出,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污染。
“每年有一千多万吨水泥熟料,由货车从企业运至内河码头,再由水路转运各地,每天超过车次的运输车辆奔驰于省道,飞尘滚滚,让周边的百姓怨声载道。”湖州市生态环境局长兴分局副局长俞文杰回忆道,“那会儿长兴县小浦镇长湖申航道数十座水运散货码头林立,小散乱脏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政府。”
环境成了政府的心病,经济效益上不去让企业烦恼。对于水泥企业来说,货车的运输方式效率低成本高,管理难度也大,近十多年整治也未见有效改善。
无论是环境效益还是经济效益,发展方式都必须改变。
这时,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萌生了一个颠覆传统的大胆想法,如果将两两相距十几公里的企业,通过输送廊道连成一个整体,最终通过码头统一中转发运,那对企业效率效益的提升将是惊人的。同时,通过大型物流码头的建设,数千万吨的货物集中装运,也能有效根治长兴县政府对小码头久治未果的顽疾。
建设如此长的全封闭、全架空、耐高温、无污染的输送带,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首例,经过漫长的数据收集和论证确保可行性后,项目于年动工,打通了长达米4段隧洞建造输送廊道和熟料,于年7月底完成全部主体设备安装,年8月正式联动试车。
这条“空中运输走廊”令企业经济效益和地方生态效益实现了双赢。据生态环境部门统计,按项目年运输量万吨计算,省道煤山至小浦段每天将减少运输车辆往返约车次,占原运输车次的50%,全年可节约燃油吨,减少尾气排放14吨,大大减轻扬尘、噪音、尾气污染,并有效改善当地省道的交通困境。项目运行以来,所在地小浦镇PM2.5环比下降了30.8%,长兴县PM2.5环比下降了19.2%。
浙江的天在变蓝,
空气在变清新,
这里蕴含着交通人的一份辛劳和努力。
蓝!交通态度!
我们都是行动者!
综合整理自凤凰网
编辑/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