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一路有你扶贫明星暖民心

缺铜会得白癜风吗 http://m.39.net/pf/a_7007768.html

前言

为集中展现年以来芒市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经验、特色亮点,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核心,弘扬芒市脱贫攻坚正能量,挖掘扶贫一线的精彩故事,真实再现扶贫干部的责任情怀,增强贫困户脱贫信心,汇聚脱贫攻坚强大力量,集中倾听脱贫攻坚战线好声音、好故事,全方位彰显脱贫攻坚奔小康中取得的新成就、新变化和感人事迹。自今年5月14日开始,芒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脱贫攻坚,一路有你”征文活动,征集到了一批优秀的稿件,现在微美芒市开辟专栏,专门进行刊发。

在德宏,只要说起杨宏俊,许多人都赞不绝口,特别是尝到甜头的建档立卡户群众,一提到杨宏俊就会竖起大拇指。

虽已年长,但杨宏俊的眼眸依然清澈干净,脸上总是挂着温和的笑容,看不到油腻世故。在杨宏俊缓缓的叙述中,在与公司员工、农民的交谈中,在实地查看公司运作、产业基地的过程中,一个勤奋、务实、敢于担当的企业家形象浮现在笔者眼前——

梦想在苦难中萌芽

杨宏俊有过艰苦的童年,8岁时就会割马草卖,2毛钱一大篮子。年,14岁的杨宏俊在五岔路耕读中学就读,那是国家为贯彻执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在广大农村兴办的学校,专收不能进入全日制学校就读的学生。他一边上学一边干活,犁地、种菜、种田样样在行,艰苦的劳动给了他丰富的社会阅历。杨宏俊当过搬运工,重75公斤一袋的水泥他扛过,那是从来没有过的辛劳,公斤水泥扛完只能换来6毛钱的收入。从小体验过生活重负的他深谙世道艰难,更懂得农民的不易。他亲眼看到,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蔬菜用手扶拖拉机颠簸4天4夜拉到潞江坝时已经不新鲜了,只能眼睁睁看着产品低价卖出去,心如刀割。看着那些带着喜悦而去,满载叹息而归的农民,给刚刚有些交易意识的杨宏俊很深的触动。他曾想:如果拥有自己的市场就好了,那样就能公平地进行交易,农户脸上的笑容会不会多一些?他想拥有自己的市场,市场价格他自己能说了算的那种,至少给那些农民一些慰藉。他决心刻苦学习,努力将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开创自己的市场。

有志者事竟成,当各种奖状贴满几面斑驳的墙,杨宏俊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德宏州财校。年,杨宏俊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山供销社,成为一名国家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后来又升任供销社副经理,每个月有47.25元的工资。在穷乡僻壤有一份稳定的收入,那是多么令人羡慕的巨额资产。当时的西山交通不便,一切都靠步行。农户养的猪、牛、羊都卖不出去。杨宏俊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群众的落后面貌。一件小事的发生,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那是一个雨后的中午,一个农户去经销店买肥料,搜遍身上所有的兜就是差1.2元,店老板不同意赊账。农民一直哀求,从最初的陪着笑脸到泪雨滂沱,地里的庄稼等着施肥,如果错过最佳的施肥时间,产量就会减少,老板苦着个脸说赊欠太多,再赊债自己就没活路了。相持不下中引来无数围观者,刚巧杨宏俊路过,他帮农户补上了所欠的1.2元。看着农民对他千恩万谢后含泪离去的背影,杨宏俊沉默了。农户的遭遇深深地刺痛了杨宏俊的心。杨宏俊虽然是体制内的人了,可是看到很多农民依然挣扎在贫困线上,当初想为农民创造市场的梦想又在他的内心涌动。经过几番思量,杨宏俊年毅然放弃无数人羡慕眼红的“铁饭碗”,一个人跑到昆明单打独斗。

从最初租来的75平米的小餐馆开始,杨宏俊起早贪黑,处事得体,对客户真诚可靠,对合作伙伴谦逊包容,把生意经营得风生水起。他善于思考和创新,多年前就在昆明首开“外卖”的先河。通过24年的经营,杨宏俊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经营理念和管理体系,13个规模不小的餐馆有条不紊地运营着。在昆明经营的德宏餐馆有家,家加入了餐饮协会,杨宏俊任主席。杨宏俊要求大家做菜的原材料从德宏运送,他想借此来带动家乡的经济,也让昆明人能够吃到地道的德宏味。在他的影响下,在昆明的德宏餐馆形成了抱团发展的良好格局,消除了市场恶性竞争,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凝聚了人心。

圆梦历程多磨难

从远走他乡的那天起,杨宏俊就立志在家乡这片土地上,描画蕴藏在心中多年的致富蓝图。多年的辛苦让他有了一些积蓄,如果按照正常人的思路发展,以后的时光都能沐浴在暖暖的春日里,过得宁静而温馨。

年,脱贫攻坚的热潮席卷全国,给杨宏俊实现梦想的决心增添了不少底气。54岁的杨宏俊不顾家人的一致反对,也不顾朋友的苦心劝说,又一次做出了惊天举动——个人独资成立芒市宏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司坐落于芒市遮放镇户弄村,是一家集蔬菜种植、收购和销售农特产品交易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

万事开头难,最初的经历是惨淡的。年,杨宏俊在遮放芒帕村种植的西葫芦、西兰花、娃娃菜等多亩蔬菜,由于没有对市场进行认真分析,盲目发展造成销售不畅,蔬菜卖不出去。才招进来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包装和采摘上都有出入,亏损已经无可避免。为了保证农户不亏本,杨宏俊提前定好保底价,市场卖5角/公斤的西葫芦,他主动给农户1.5元/1公斤的收购价。当蔬菜卖不出去的消息传来,杨宏俊心凉如水。善于换位思考的杨宏俊担心建档立卡户失去信心,他强颜欢笑,鼓励员工进入建档立卡户的田里帮他们采摘。特别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眼看要过年了,还有5户没有采摘完,为了让大家尽快回家过年,杨宏俊带领所有员工主动跑到田间地头收购,当万家灯火摇曳着快乐幸福、美酒飘香洋溢着富裕美满之时,杨宏俊却带着他的所有员工在田间吃着冰冷的盒饭,到凌晨3点才结束收购,农户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说杨总是个大好人。当建档立卡户带着丰收的热情还未散去,杨宏俊亏本的烦恼就接踵而来——经过货车7天的奔波,把货拉到北京的农贸市场、新疆的九顶农贸市场后却卖不出去,收到消息的杨宏俊内心一阵凄凉,他只有让员工将菜廉价处理掉,很多蔬菜只要客户能给运费就全部甩卖。看着冷库和院场里堆满的蔬菜,他果断在电话里指挥,将蔬菜倒在附近的垃圾场……那一年,他亏了万元。

从门外汉到领军人

隔行如隔山,杨宏俊在餐饮业是风生水起的大佬,在农业种植方面却是个门外汉。亏本后的杨宏俊经过认真思考,他要亲力亲为,尽快理顺自己的销售渠道。于是,他带着自己的20多个员工在11天里飞了9个省,去考察市场,了解各地的市场需求。他从最简单的种植技术学起,到泡沫箱包装、胶带、棉带、棉纸、报纸的包装用途,一一用心学习。农产品都在晚上收购,杨宏俊就一直跟着员工在办公室坚持到凌晨3点,聊品种,看色泽,了解品种的生长过程和采摘周期。相濡以沫的妻子从来没有见他那么艰难过,曾多次劝说:这种给农户高价保底赚钱自己亏本的生意不是我们能承受的,这样下去不是事。而且农业是个无底洞,投入进去那么多了不见冒个泡出来,赶快收手吧!再这样下去,我们家仅有的那点家底早晚要赔光……

本到了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杨宏俊却一直东奔西走。在每一个失眠的夜,他也无数次扪心自问:自己这样做值不值得?他这样做是错了吗?他想起身后无数个想要脱贫致富的建档立卡户们的眼神……除了政府的帮扶,他们更需要一个引领市场的人,而这个人就是他,因为他深爱着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很多领导担心他撑不住了,多次上门安慰和劝说,没想到他又振作起来,投入到下一轮的经营中。他把自己在昆明的餐馆处理掉,来解救自己当前的亏空。

天无绝人之路,正在他四处寻找良方的时候,政府也四处帮他广开门路。在上海市青浦区的大力协助和扶持下,芒市宏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上海市青浦区的市外蔬菜供应基地。青浦区择优选择芒市宏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企业,当即投入沪滇帮扶资金万元,帮助企业建设蔬菜基地亩(其中露天基地亩、现代化蔬菜种植大棚15亩、现代化育苗大棚15亩),引入蔬菜大棚、农业智能监控系统、农残快速检测系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