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宛瑾,金圣钧,李江梅,邓依云文案
李江梅,宛瑾,邓依云,金圣钧头图
程希文美编
宛瑾南烧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算是“皮糙肉厚”的那一挂,乐观、自信、抗压、心大、从没觉得自己“差”。但毕业以后的第一份工作,让他一度忘记了自己原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反常是从食欲和睡眠的走失开始的。下班回到家,上一秒刚用手机点好了外卖,没等屏幕上跳出“商家已接单”的消息,就已经瞬间丧失所有的进食欲望。外卖到了,随手扔在餐桌上,一直摆到凉透,南烧都不想走过去撕开包装。晚上入睡之前,南烧要把房间里所有的电源统统拔掉,哪怕是路由器的一点点亮光都会让他整夜整夜地合不上眼。北京天亮得早,为了能成功睡到闹钟把他叫醒,南烧动手把房东的窗帘拆了下来,换上自己买的一副巨厚的遮光帘,任何能透光的窗户边缘,再用透明胶带跟窗帘严严实实地粘在一起。这样浑浑噩噩地生活过了六个月后,南烧主动向领导提出了辞职。领导试着挽留他:“那么多领导,你觉得有谁比我对你更好?”南烧觉得很荒唐。像半个月前听到她说“我完全看不到你的闪光点”一样荒唐。晚上八点,南烧拖着疲惫的身体等公交南烧供图
职场压迫诸面孔
职场压迫就像是一只钻进暖气管道里的老鼠,你每天都能听到它吱哇乱叫,却看不见它、赶不走它,甚至日久天长地渐渐习惯了它的存在。而刚刚住进这个房子里的人,却难免觉得既震撼又诡异。职场新人往往就要在这种格格不入中经历着被迫适应的阵痛。橙子最近入职了一家互联网公司,被分在公司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部门。入职第一天,她就感觉到整个企业文化不太正常,“整个工作氛围特别卷,而且是自觉地卷”。到了规定的下班时间,部门里没有一个人起身去吃饭或者离开,橙子忍不住转头问向旁边的同事:“我工作都做完了,可以走了吗?”对方从电脑屏幕里拔起头,迅速环顾了一下四周,然后压低声音偷偷摸摸地说:“虽说规定下班时间是7点,但大家基本都到10点才走。你要是实在想走,可以七点半偷偷走。”听完橙子直接愣住了:“面试的时候说是七点下班我才来的,从没有人跟我说过是这样的作息。”同事补充说自她入职以来就是这样。这还不是最让橙子感到荒唐的。七点下班,超过八点刷门禁才能拿到“加班费”——一张价值30块钱的餐饮券,可以用在公司里的便利店、咖啡厅和快餐店。就算加班到十点,整整额外工作三小时,也只有这30块钱。折合时薪只有10元。“现在连鲜芋仙收银员兼职都时薪30了,但公司里每个员工一点也不觉得这个制度离谱。”橙子自诩“部门反剥削第一人”,不想把自己整晚的休息时间耗在这30块的餐饮券上,每天七点钟一到准时背包走人。而按时下班的代价,则是离开工位的一路上都要承受来自“主动加班”的同事们的集体目送。七点半,下班时分,实习公司园区里的夕阳橙子供图这样以微弱的力量反抗着不合理压迫的职场新人,却往往被公司的领导“教做人”,被贴上“学生气”的标签。小蓝的领导秉持着“生活一切就是工作”的原则,“为了提高自己”“为了让自己更有价值”“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是他鸡血教育的主题。领导一次次向小蓝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希望小蓝永远“先他一步,多做两处,千思万绪,全想工作”。而“一天只有那八小时才肯思考工作”的小蓝并不愿意接受这一套逻辑。她找到领导,试图和领导沟通,一一列举工作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诉求。领导听后,频频点头称是,表示非常理解,然而转头又当着其他同事的面批评小蓝:“领导安排你做事你不能一直找借口偷懒呀,我今天在这里提醒你,要克服这些大学生才有的脾气。”“我也时常听到各种领导讲,‘你身上的学生气太重’,这句话里的潜台词就是:你还不够‘油’,以及‘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对于我们而言,也希望听到更多鼓励。”皮糖说。皮糖从自己职场生存的血泪史中,将职场压迫的手段总结为三个字——“信息差”。在她看来,想要实现这个所谓的“信息差”,一是要让员工相信领导说的都是对的,其次要隔绝外来信息,以此达成对员工评价标准的绝对垄断。皮糖入职第一天的第二个小时,就听到了单位的一把手骂人。也不是故意去听墙角,而是整层楼上的人只要带着耳朵上班就都能接收到。第二天栏目开组会,领导开始向新入职的员工狂灌心灵鸡汤,皮糖听得心潮澎湃,“要我们保持新闻理想,不要在乎营收”。但随着在组里待的时间越来越长,皮糖发觉事情似乎不太对劲。皮糖的部门里有一位30岁出头、姓杨的女主编,在她工作的8年里经常受到领导变着法儿的辱骂。而辱骂的内容不仅限于工作,有时甚至涉及对个人相貌的攻击。但杨主编的工作能力并没有领导说的那么不堪。有一次杨主编被其他栏目借过去帮忙,因为工作出色,得到了另一个部门一把手的称赞。可自那之后,杨主编就被“雪藏”了起来,再也不被允许跟其他部门合作。“她被别人夸赞,就意味着曾经对她的那些批评是错误的。”皮糖分析道。去年十一月份,杨主编被检查出了卵巢早衰,每天要靠吃安眠药才能正常入睡,四个月后,杨主编主动申请了离职。一手遮天的权力,自上而下的精神打压,这二者一旦被套牢在一起,同时出现在上层对下层的管理路径上,所谓的“职场PUA”就诞生了:领导通过挑刺、打压、制造焦虑等一系列精神控制方法“管理”自己的下属,让员工怀疑自己的价值,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小米的第一份新闻采写实习草草收场后,每逢看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