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3497115202268129&wfr=spider&for=pc
引言
年年末,一张特殊的合影贴遍了大大小小的军事论坛。而这张照片犹如一枚炸弹,迅速在军事爱好者心中引发了巨大反响。从这张照片上看,我们可以看到中央军委副主席、上将和一名全副武装的狙击手并肩而立。
人们不禁好奇,这个神秘的狙击手是谁,上将为什么要和他照相呢?事情,还要从这一年的一场汇报演示说起.......
01在一次演习中,上将盛赞何祥美
年11月24日,在我国东南地区的某个水库,解放军特种部队正在进行汇报演示。时间大概17时左右,敌后破袭演习结束后,开始演习远程狙击歼敌。
为了节省时间,部队只是用舟桥板在大坝坝体的半山腰临时搭建了一个平台,设置了一个狙击表演的射击台。和地面上不同,每块舟桥板的高地各不相同,而且很不稳固。只要人稍微一走动,板子就会晃个不停。
更致命的是,普通射手在上面根本没法举起枪瞄准射击。此时,坐在主席台上的中央军委副主席、上将目光如炬,随时注视着战士们的一举一动。他不会听任何解释,只要亲眼见证枪响靶落。
“狙击步枪对米半身靶射击!”
“狙击步枪对米半身靶射击!”
“狙击步枪对米半身靶射击!”
随着现场解说员的话音刚落,靶子一次次竖起来,又随着一声声清脆的枪声倒下,上将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在他眼中,特种部队狙击手能有这样的表现,确实很优秀。
图
何祥美在射击
“最后一课科目,狙击步枪对米头靶射击!”压轴大戏即将开始。解说员的话音还没落,就看见米外的山皮上,缓缓竖起了一个头像靶。外国特种部队使用与此不同,使用人头靶射击的距离一般是80米。
从射击台一路望去,靶子远不及人的手指甲盖的一般大。突然,演习场上又刮起一阵大风,其中还夹杂着一股小旋风。这一刻,现场的大多数人都为这个狙击手捏了一把汗。
几秒钟过后,只听“啪”的一声,头靶随即应声而落。这一刻,主席台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位上将脱口说道:“打得好!”
当验靶员将头靶送到主席台上时,人们看到:子弹正中头像的眉心部位,端端正正打了一个弹孔。
这位上将不由得向身边人问:“刚才是谁打的这一枪啊?”身边的人说:“此人是特种大队狙击教员何祥美。”
图
何祥美在意志训练中挑战生理极限
之后,这位上将在同参演队员握手时,一把将何祥美拉出来说:“小伙子,你很了不起啊,我要和你单独照相!”于是,就有了这张风靡各大军事论坛的照片。
而这个全副武装的狙击手,正是有着“枪王”美称的何祥美。
何祥美,个子虽然不高但粗壮有力,敦实憨厚、少言寡语、古铜肤色、眼神像鹰。不仅地上能打、天上能飞、水下能潜,是特种兵中的‘三栖’全能战士。
此外,他还精通狙击步枪、微型冲锋枪、匕首枪等八种轻武器射击;手枪速射从拔枪、上膛到击发仅需0.58秒;米远距离射击,一枪便可正中敌人眉心......
事实上,何祥美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但他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成为一名具备了深海潜水、爆破、伞机降等30多种作战本领的军事尖子;从一个普通士兵成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
图
“三栖战士”何祥美
02爆减21斤,成为真正的“猎人”
年初冬,何祥美出生于江西崇义一个小山村中,家中世代以务农为生。值得一提的是,距离何祥美家米处的后山,正是红军著名将领王尔琢牺牲的地方。
也许是受革命和英雄的影响,何祥美从小便对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所有的玩具都是枪,这些枪不仅有纸叠的,有木制的,有短手枪、手长步枪,还有很酷的狙击枪。也是从这时起,他和枪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何祥美初中毕业后,便辍学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和亲戚一同做脐橙买卖。生意虽然很好,但尚年少的他却对未来的人生有些迷茫和焦灼,似乎自己应该有更远的抱负。
年的国庆50周年大阅兵,年仅18岁的何祥美坐在电视机前,看到从天安门前走过的队列,不由得茅塞顿开,清晰了未来的人生方向:要当兵,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狙击手!很快,他的这个愿望实现了。年,何祥美带着家人的期望正式参军入伍。入伍之初,新兵连每天做异常枯燥的队列训练,何祥美原以为自己能摸到枪,这个愿望落空了,心中不由得失落。
于是,他天天缠着班长要摸一摸真枪,要成为一名真正的狙击手。班长见状,只好激励他说:“只有在军事训练每一门都很优秀的战士才有可能成为一名狙击手。”
听了这些,何祥美丝毫不敢怠慢,暗自下决心:一定要苦练军事本领,争取成为狙击手行列中的一员!
刚入伍之初,何祥美在众人当中的自身条件却并不优秀:身高厘米,体重将近80公斤,大家暗地里称他是新兵“第一胖”。
可新兵训练三个月结束后,他的体重锐减了21斤。在新兵下连的考核比武中,他还进了前三名。
图
何祥美和妻儿
0年夏天,何祥美背着背包来到“猎人”集训队。刚到集训队,操场中央竖着一座荣誉碑,队长指着这块荣誉碑说:“荣誉碑上刻着集训队每一期毕业学员的名字。只有通过这三个月的集训,你们的名字才会出现在上面。”
听到这里,何祥美暗自咬牙下决心:将来自己的名字一定要出现在荣誉碑上。可训练远比他想象的要残酷,尤其是障碍训练。
场地上设有蚂蚁坑、铁丝网、阻绝墙、滚木、高台、简易楼、拒马、高低桩、步步高、懒人梯、网格墙、天桥、屋顶、鱼雷管、牵引横渡等16道障碍物,水、泥、火、绳、洞、桥、墙等交错交替,险象环生。
而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练中,何祥美超越了自身极限,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猎人”,如愿将自己的名字刻在荣誉碑上。
“站在山顶上的人,视野自然要比山下的人要开阔。战士可以待在山沟里,但眼光不能被大山挡住,小兵也应该关心天下事。”这是何祥美常说的一句话。
这一年,何祥美报名参加了自学考试。在短短三年内,他通过了15门课程的考核,拿到了大专的文凭。此外,还先后获得了狙击手资格证书、军事跳伞证书、某新型装备飞行证书、军事潜水等打仗专业的高学历证书。
03克服恐惧,成为“首飞英雄”
当然,何祥美能取得这些证书和技能,并非一蹴而就,其中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努力。
第一次接触大海,何祥美面对波涛汹涌的海面,不由得产生了恐惧。而这种恐惧的由来,是因为他从未接触过水和游泳。
图
何祥美练枪
看着他一次次畏缩不前,班长急着说:“你要怕,那就别练了,赶紧去沙滩晒晒太阳吧!”当然,何祥美可不是那么轻易放弃的人。在短短几周的训练后,他便摆脱了对水的恐惧,告别了“秤砣”的行列。
在某次演练中,何祥美带领一支小分队越海观察。在进行一万米的泅渡时,“蓝军”无人侦察机飞到上空,他们根本无处藏身,成为了“活靶子”。
而正是由于这次失利,何祥美报名参加了战斗潜水集训。某天,一个槽道式冲锋舟在平静的海湾停靠着,何祥美身穿黑色潜水服坐在上面。只听班长一声令下,何祥美一个后空翻便钻到海里。
在黑漆漆的海底,没有战友和灯光。一时间,恐惧和孤独充斥着何祥美的神经,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他没有放弃,在水下坚持了很久。当他再次回到海面时,战友们发现:他的耳朵和眼睛里已经全部充血。
图
何祥美在练枪法
巨浪滔天,夜色如墨,再一次演练打响了。何祥美带着“蛙人小分队再度越海观察,仅用了6小时便渗透到“敌后”,在“蓝军”侦查半径内跳入大海,神不知鬼不觉地爬上绝壁,一举破袭了“蓝军”的40多个重要目标。
有段时间,连队组织伞机降训练。何祥美在第一次参加地面考核时候,拿了个不及格成绩,在连队中排行老末。
凭借着惊人的毅力,何祥美参加地面平台训练。别人跳50次,他则加倍。练到膝盖摔破了,小腿练肿,他依然坚持训练。直到达到了他满意的成绩,这才停下来。
一次跳伞实训,天气突然骤变,风速从每秒3米骤升为每秒8米。到最后,达到每秒11米,已经完全超出了跳伞的风速,机舱里的氛围瞬时变得紧张起来。
只听“哐当”医生,何祥美打开了舱门,一阵寒风打在他脸上。随着教员一声令下,他一个弹跳便飞出舱门。他感到自己下落的速度越来越快,身体就像石头一般下落。再仔细一看,他吓得魂都掉了。
原来,主伞因收口绳打结,伞翼没有打开。于是,他用力拉动操纵带,也毫无反应。冷静下来,他决定打开备用伞。可风速这么大,备份伞必定会缠到主伞上,自己小命都没了。
在情急之下,何祥美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先除掉主伞,再打开备伞。就在距离地面米之际,他开启了飞伞装置除掉主伞,又用右手拉来了备伞的拉环,最终安全着陆。
之后,何祥美凭借自身良好的素质实现了某飞行物试飞成功。即便是千米跳伞,都能准确降落在5米圆圈内,得到了总部颁发的教练员资格证书,成为所在大队的第一名士官教练员和“首飞英雄”。
04如何练就成为“枪王”
5年,南京军区计划抽调一批训练尖子,组成一个狙击手集训班。经过一番严格的选拔和激烈的竞争,何祥美成功入选。自此,他正式打开了走上“中国枪王”的道路。
从参加第一次狙击训练时,何祥美便立志成为狙击手中的王者,强迫自己忍受如同炼狱一般的生活。“身为一名狙击手,战场上扣动扳机的机会只有一次。如果不能一枪制敌,死的人就是自己!”他常常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
狙击手队伍中高手如林。最初,何祥美排行老末。上级要求他们要在0.8秒之内完成一次速射,而他快速出枪射击的成绩却在2秒左右。
眼看着自己的成绩如此落后,何祥美开始和自己叫板。每天提前一小时起床练体能;每天第一个拿枪,最后一个才放下枪。无论是在石堆、草丛还是泥潭;还是狂风、暴雨、烈日,人们总会看到何祥美的身影。
在酷暑难耐的夏天,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何祥美全副武装,苦练出枪和射击。几分钟下来,汗水便浸透了全身。不到半小时,缠在手指上胶带便已磨破。一整天下来,他要用掉七八根胶带,每根都染满了鲜血。
为了练习识别目标的能力,他盯着手表上的秒针,5分钟内不眨眼,迎风迎风迎沙不流泪。为了练就绝杀的本事,何祥美用子弹壳和圆石子儿放在枪管上,严格规定两小时内不能掉下来,掉一次加练10分钟。
狙击手因射程远,对环境格外敏感。只要稍微有变化,便要重新调整瞄准点,俗话叫“修风”,这也是成为一名出色狙击手的必经之路。
为了克服这个门槛,何祥美将毫无没规律数千个设计参数记在脑海里,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体会。最终,他终于达到“人枪合一”的境界,仅在几秒钟内便能判定风速、风向、目测高低脚和距离得出正确修正值,几乎没有误差。
在魔鬼般的训练下,他快速出枪的时间仅需0.58秒,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快枪王”。有人认为何祥美“快枪王”的称号是用子弹喂出来。对于这个说法,他不以为然:“不长脑子,打的再多子弹都是白搭。”
自此,何祥美已经逐渐从一名新兵蛋子蜕变为一名出色的海陆空“三栖尖兵”。
图
何祥美
一次,何祥美回家探亲,电视中正播放着红极一时的《士兵突击》。突然,母亲问道:祥美啊,你在部队训练是不是和许三多这么苦啊?
听到这个问题,何祥美没有回话,只是默默地帮母亲往灶里添上一把柴火。其实,何祥美不敢告诉妈妈:他们的训练远比电视剧中的更要艰苦和惊险。
6年,“上海组织峰会”召开,特种部队抽调了成绩最好的6名狙击手参加安保工作,而何祥美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一号狙击手。
狙击分队来到上海时,何祥美提出要对执行任务的六支狙击步枪重新进行校验。但警方已经出台了相关规定:一直到“上合组织峰会”结束,上海任何单位和驻军都不允许进行射击。
即便如此,何祥美还是寸步不让:“即便是请示公安部门,也必须要校枪!”听了这句话,警方也被这位年轻的“枪王”镇住了,直接给公安部写了一份请示报。很快,公安部门同意了的请求。
随后,狙击分队在上海某个靶场对狙击步枪重新校验。果不其然,结果让他们所有人大吃一惊:狙击步枪弹着点瞄准点相差十厘米,全部偏低!
如果峰会召开期间,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后果将不堪设想。在场的对何祥美的预测能力,也无不感到惊叹。
05能文能武,现实版“许三多”
听说特种大队出了一个“枪王”的消息,中央电视频道专门派出摄制组专程采访了何祥美。没想到,摄制组刚一下车,特种大队的参谋长便对工作人员说:“何祥美就潜伏在前方的路边,你们自己把他找出来。”
可记者来回在不过一二百米的小路来回走了好几遍,但还是没有找到这位“枪王”,“狙击手就在你们旁边,你们怎么发现不了呢?”记者们死死盯着路边,但除了草,还是草。
图
何祥美和战友们
“出来吧!”随着一声令下,这位枪王站起来,仿佛如同草皮下钻出来一般。这时,记者们才发现:何祥美距离他们不过两米。采访还未开始,记者们已经彻底对眼前这位狙击手服气了。
在何祥美看来,现代战士不仅要能武,更要能文。随着部队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而加强学习上的武装显得更加紧迫。放弃学习,就等于放弃未来。脑子中多装点知识,就同打仗时多带弹药。
打开他的床头柜,犹如打开一个兵器知识库,《环球军事》《兵器博览》《轻兵器》等杂志,塞得满满当当。而说起世界各国狙击步枪的构造、性能,他总是能向大家娓娓道来。
此外,他在每次训练后都要记录弹着点变化,写射击心得,先后绘制了60多张射击图表,整理了九万多字的射击笔记,记录了多组数据,逐渐总结摸索出了“导、调、激、磨”等10多种狙击教学训练方法。
图
何祥美和群众在一起
此外,何祥美还同教练员共同编写了一部《狙击手培训教材》,洋洋洒洒一共三十多万字,既有大量图样书籍,还有经典案例分析,在南京军区部队进行推广。南昌陆军学院的射击教授看过此书连连称赞:“这才叫真正的专业水准!”
忍耐和放弃,是军人必备的素质。何祥美从不抽烟,因为这会影响呼吸,味道还会暴露潜伏的位置;何祥美从不喝酒,因为这样会导致双手发抖,影响射击的精准度。
何祥美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他还反复告诫自己:即便是当不了英雄,也要流淌着英雄的热血,成为一个有血性的军人!
在军旅生涯中,何祥美被中央授予了“爱军精武模范士官”的荣誉称号。年,何祥美又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图
何祥美在颁奖典礼上
感动中国人物栏目组委会给何祥美的颁奖词中写道:
我们有万条居安思危的理由,却没有一条安享太平的借口。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枪,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奋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
年6月,何祥美还被提名为“八一勋章”的候选人。很多人都认为,何祥美就是现实版的“许三多”。
但是他的战友们不这么认为:何祥美骨子里确实有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那股精神,但他本人远远要比许三多更有智慧和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