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电网搞发明,灵感来源很神奇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国家电网不仅仅是“卖电的”,还是一家创新型的科技公司。

不信?直接上图不解释:

妥妥的NO.1啊!

不仅如此,这些发明很多都来源于一线员工。想不想听听这些“草根”发明家们的有趣小故事呢?

他被交警开罚单

结果就地画出了原理图

只有中专学历,但却对创新如醉如痴,先后有21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授权——这就是山东潍坊高密供电公司员工冯子刚。他每天晚上回到家,就霸占着家里的电脑学习电力专业知识。爱人王娟生气地说:电脑是你媳妇啊,还是我是你媳妇?要不你跟电脑过去!

有一次,冯子刚因为考虑创新课题太投入了,以至于开车时不小心压到了双实线,被交警“请”下了车。看着罚单,他突然想:能不能研发一种感应监护装置,人一靠近就自动报警?这样就可以提醒人员不要进入危险区域。

想到这儿,冯子刚蹲在路边就用石子画起了原理图。交警一看,这人怎么回事?他画完后,用手机拍下来,回到单位马上和同事一起开动脑筋。经过反复研究,利用“开罚单”的原理研发的“智能型安全围栏”诞生了!

这项成果转化应用后,有效防止了人员误入带电区域造成伤亡事故。年5月25日,“智能型安全围栏”获第九届全国QC成果发布赛一等奖。(贾聚光)

他半夜灵光乍现

一顿操作猛如虎

沈鹏是新疆阿克苏供电公司营销服务中心的一名检验检测员。他在单位因为喜欢拆东西而出名,同事送外号“人中二哈”。

有一次,他在做智能接线盒实物建模构思的时候,因对基础电气元器件本身结构不熟悉,其中一个关键开关的建模差点让他一夜“秃瓢”。他不分白天黑夜地构思,和不同的开关模型较劲,图纸画了又改、改了又画……持续了近半个月。

一天半夜,他在梦中突然灵光乍现,惊醒后赶紧下床打开电脑画图纸、写构思、建模……一顿操作猛如虎。舍友觉得他魔怔了。好在他睡梦中的灵感确实解决了智能接线盒实物建模构思难题,随后,他拿到了国家专利发明证书。(熊文群)

一场大风

让他萌发创新想法

年春检,辽宁阜新供电公司员工卜洪亮作为专责监护人,带领同事们登塔校正防振锤。当天风大,作业软梯只有一端固定,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随着软梯摇晃,很容易误触到绝缘子。这不仅拖慢了作业效率,还存在安全隐患。看着同事在高空中摇晃的身影,卜洪亮锁紧了眉头。

软梯在输电作业中已经运用数年……还能不能改进?回到单位,他自己拿出软梯,在培训塔上爬上爬下练了2个小时,终于找到了思路:“把软梯两端都固定就不怕风吹了!”

带着这个想法,他一有时间就钻进书本里,翻阅大量专业资料,经过连续数月的钻研、探索、实践,最终研制出“输电自收紧式下线扁带爬梯”。

这款爬梯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四届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上荣获优秀创新成果奖,如今,已获广泛应用。(李京霖)

他三天吃住在单位

开抽屉时有了灵感

过去,避雷器的试验只能逐支进行,由于缺乏固定装置,试验中会发生避雷器滚动的情况,使试验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工作人员只能借助绝缘凳搭设临时试验台,存在触电事故隐患。有没有解决办法?

年1月,河北邢台沙河供电公司运检工区创新工作组开始研制避雷器试验支架。一个月过去了,项目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这可把侯卫涛愁坏了!为了寻求突破,侯卫涛连续三天吃住在单位,加班加点翻阅资料。一天早上,他走进办公室,拉开抽屉时,突然有了灵感。

第二天,侯卫涛与同事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大家纷纷赞同。原来,他把普通抽屉进行了改装,发明了便携式避雷器试验支架。支架上设计了三个凹槽,可以固定不同生产厂家、不同型号的避雷器。接地螺栓保证了整个装置与接地线可靠连接。

由于构造简单、成本低廉,目前,该装置已广泛应用于邢台地区35千伏变电站的避雷器泄漏电流试验中。(侯少雯王谢康)

自己“无法无天”

把妻子也“忽悠”来

家人给他起了个外号“无法无天”,他还把妻子也“忽悠”进了创新小组讨论中。这是怎么回事?

“喂!怎么又打电话过来?”一个周六晚上10点,河南新乡供电公司采集专责霍宣敏不耐烦地接了妻子的电话。他正在和姚博围绕“配网自动化平台”的功能与架构进行构思。电话那头的妻子似乎也没有太好的情绪:你连着加班快一个月了,我跟你妞快忘了你长啥样了!我们给你起了个外号叫‘无法无天’——没有法定节假日、没有星期天!

霍宣敏听到这里笑了起来:“今天我们对于‘配网自动化平台’已经构思得差不多了,你也是创新方面的专家,明天也过来吧,多一个人多一种思路!”就这样,霍宣敏成功地把妻子也“忽悠”进了小组参与讨论。

从年5月霍宣敏牵头精益求精科技创新工作以来,他工作日加班加点、节假日不回家成了常态,霍宣敏和小组成员吃遍了附近的外卖。几个月后,“精益求精”青创工作室成功开发了“配网自动化平台”,有效地提升了同期线损管理水平和供电服务质量,同时,霍宣敏和姚博这师徒被推荐参加河南省总工会“师带徒”标兵评选。(杨茹)

早晨刷牙时,他灵感乍现

“有没有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出台区线损率异常的原因,并快速定位异常用电户的方法?”江苏苏州吴江供电公司“倪瑞明技师创新工作室”领头人倪瑞明有段时间一直在琢磨这个事。

某天早上刷牙,倪瑞明灵感乍现——可通过零、火线的电流数据是否一致来判别。用单相电的客户,零、火线电流应该是一致的,而窃电户电表的火线电流都小于零线电流。

年9月,“海量数据驱动下配电台区同期线损异常精准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这一创新项目出炉。这项技术应用后,系统研判用电异常的时间实现分钟级,比人工排查效率提升超10倍,每月减少运维人员约人次,每年节省运维费用84万元。

当前,这一成果已成功应用在吴江城网低压台区线损排查工作中,降低了伏分压线损,显著提升了配电网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性。(黄飞英朱敏)

他想当钢铁侠

结果做出了Mr.Right

“钢铁侠太帅了,如果咱们工作中也能像钢铁侠似的,电脑、人脑一起干,还有啥活能难倒我们?”看完《复仇者联盟》,大家都在感慨。辽宁本溪供电公司青年员工李晨曦把这事当了真,他有了一个“变成钢铁侠的梦想”。

变成钢铁侠?你咋不变超人呢!

朋友的打趣并没有浇灭李晨曦的梦想,回到公司,他便找来好友卢晓蕊聊了这个想法。没想到这次,他没有引来笑声,而是遇到了自己“联盟”中的第一个“战友”。很快,他们凑齐了一个5人团队。

团队中最富技术思维的宋健找到了突破口,以MR眼镜为载体,把数据、模型导入到系统中。

“如果眼镜能直接在现场给出分析结果,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互联网办的方一宁为眼镜加上了思维智慧。

“如果我们把标准化操作导入眼镜里,就能指导操作、警示纠错,形成可视化、互动式的电力作业指南,是不是很棒?”年龄最小的团队成员杨宁又为这个项目找到了大显身手的舞台。

接下来,大家分析成本、论证市场后,向本溪供电公司提交了一份报告。就这样,他们获得了第一笔研发经费,终于可以开始“造梦”了!

很快,眼镜里预装了第一个培训模型——开关柜的检修操作,试验成功!

大家给这个项目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Mr.Right。后来,团队带着这个项目参加了年辽宁省青创赛,很多投资方都找上了门。李晨曦和小伙伴们没想到,一个钢铁侠的梦想,带着他们走了这么远。(卢晓蕊魏强)

网购平台给了他们

负荷预测灵感

一次闲聊时,大家聊到女生喜欢逛的某网购平台总是能根据购物者的喜好推送相关商品。那么,如果我们也能抓住不同行业客户的特点,是不是就能大幅提升负荷预测准确率呢?

顺着这个思路,天津城南供电公司“调控计划”QC小组成员经过大量研究探索,终于确定基于行业负荷分类的负荷预测思路。

小组成员用了3个月时间收集了电网近10年的负荷数据、气象数据及电网运行数据,从各个角度深入分析,经过百余次的对比试验,终于找出影响电网负荷预测的关键因素。(张志军李钊)

她把绣花功夫

用在了变电站

千伏长安变电站是佳木斯第一座智能变电站。可投运不久,千伏母联六氟化硫开关报警。黑龙江佳木斯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电气试验三班班长孟德华很快判定出故障原因:开关出现了气体泄露。但是由于漏气量小,气体散发又快,隐蔽的泄漏点无法确定。

怎么办?如任其发展,线路肯定会出现故障并导致跳闸,甚至影响整个变电站的运行。

报警声连连,孟德华心急如焚,一个又一个常用方案快速在她脑子里闪过,但看看现场情况都不适用。突然,她灵光乍现:能不能把母联间隔所有设备接缝处分段包扎起来,逐段检测?

说做就做!孟德华用塑料薄膜仔细地绑扎设备连接处,再用透明胶带封口。她带领着团队成员像绣花一般细致地为变电站里数不清的供电线路捆扎塑料薄膜。

24小时后,漏气点被准确无误检测出。孟德华首创的“逐级绑扎检测漏点”的方法,填补了黑龙江电气试验专业的空白。(何佳)

创新故事还有很多。这些一线创新员工,都有一股子“蛮劲”,咬定目标不放松,投入工作不旁顾,不出成果不罢休!

天津城西供电公司配电二次运检班肖健、付丽伟等为故障指示器接上了电源,每年可节省供区内1千多个站点万元电池费用。(张小琛)

安徽芜湖繁昌供电公司繁竞科技小组成员研制防雷防断线绝缘子。(徐小彩姚周文)

山西大同云冈供电公司青年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曹守迅受汽车轮胎防滑链的启发,带领团队研制出了具有防滑、反光功能且造价低廉的改进型脚扣。(高正阳)

山西忻州供电公司二次运检聚力QC小组研制“非电量继电器动作功率测试仪”。(贾珍)

在东北寒冷地区,配电作业时,接地钎子砸进冻土层里很难拔出。辽宁朝阳北票市供电公司经理刘晓东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接地钎子起拔器,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证书。(刘树坤)

PS:这个一定是从开红酒中获得的灵感吧?

浙江衢州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运方科副主任吴昌(左一)调试组织研发的衢州市配网分布式无功补偿装置及控制系统示范工程的首台首套装置。(张嘉琴)

四川成都供电公司电力创客团队队长董青迅带领团队研制有载调压机构状态监控系统。图为疫情期间团队成员杨明等在实验室做设备测试。(董青迅)

浙江丽水庆元供电公司工业园区供电服务部经理吴继亮和徒弟李中庆等研制出食用菌热泵烘干机。在历经9次技术大改、20余次技术小改后,该设备实现了从单一烘干模式升级到多功能烘干模式的转变,为当地香菇种植户带来“福利”。(吴美玲)

陕西送变电公司机具设备分公司创新小组骨干技术人员马新军带领团队研发的“一种输电线路施工用提升装置”根据师傅们的建议经过十几次改进后,终于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这是他们团队年取得的第三项专利。(王开熙)

据最新统计,截至年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85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9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11项;累计拥有专利超过9万项,专利申请量和累计拥有量连续10年排名央企第一,年发明专利累计拥有量居央企首位。

创新成绩的取得,既有高端人才的巨大贡献,也离不开这些“草根”发明家的不懈努力。

目前,“新跨越行动计划”正在深入实施,“揭榜挂帅制”正在全面推进,一线创新活力得到激发,基层创造动力日益增强。国家电网人正乘势而上开新局、再接再厉谱新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