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杨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对外广播从无到有,从一种语言发展到四十多种语言,这其中就包括年开播的波兰语广播。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波兰语广播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几代波兰语部广播人如何在困难中发展壮大,不断创新媒体平台,为在世界舞台上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做出的不懈努力和为中波友谊和了解做出的重大贡献。
上世纪60年代末,波兰语部开播初期全体成员合影。(后排左三为伍德庆,前排左三为艾青)
开播
年8月28日凌晨四点,在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的老广电部大楼里,位于西北角四层的一间办公室灯火通明,几名波兰语专业的翻译和播音员正忐忑不安地在办公室里等待着。
夏夜的北京上空,带有“北京电台”(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早期的呼号,以下简称“国际台”)呼号的波兰语新闻通过电波传向万里之外的波兰,由此拉开中国对波兰广播的序幕。
其实开播的筹备工作早在四年前就已经开始。那么波兰语广播的第一批播音员和翻译来自哪里呢?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年毕业的波兰语专业学生。而这批学生当时的老师易丽君恰恰在四年前从华沙大学毕业后,首先被分配到中央广播事业局苏联东欧部,即现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前身。易丽君回忆道:“当时实际上没有东欧语广播,都是苏联的。我就在对苏广播部当了两年的编辑和记者。到了年,当时中央有精神,凡是留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都要重新调整工作。我就申请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教书,教波兰语一直教到现在。”
年,易丽君获得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终身成就奖”,此前年她还获得由波兰总统科莫罗夫斯基亲自颁发的波兰共和国军官十字勋章。作为波兰语专业的泰斗,五十年来,波兰语部工作的同事有的是她的学生,有的是她的同学。
“开播的时候就九个人,其中五个是我们外语学院同班的同学,年毕业的。后来从其他单位又调了两个人过来。第二年(年)又来了两名学员。”说话的人是伍德庆,易丽君的学生,波兰语开播时的成员之一。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担任波兰语部的组长,是那个年代波兰语部发展的重要见证人。
在最初的日子里,波兰语部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当时国内的波兰语专业仅仅开办了十年,只培养出三届毕业生。刚毕业来台的大学生住在广播学院的大通铺宿舍,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干劲十足,而开播最大的困难却是缺少修辞定稿的专家。伍德庆回忆道:“我拿着广播局的介绍信跑到外交部,打电话到外语学院,最终北外的程继忠老师,外交部的艾青等人借调来,他们的到来可以说当时聚集了全国波兰语的最高水平。”
艾青,也是易丽君的同班同学,她在波兰语部工作若干年后留了下来,年至年担任组长,是开播初期的波兰语部领路人。“当时我听到去电台的消息,我呢心情还是很激动,很高兴。因为这是周总理亲自指示的,要对东欧各国开办广播,加强宣传,介绍我们的国家。我觉得波兰人民对中国是很友好的,但他们的确不是很了解中国,认为中国还是贫穷落后啊。所以让他们了解中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年,波兰语部孔世平正在制作广播节目单。
克服困难
刚开播时,波兰语部的同事心情都很急迫,都想把对波广播尽快办好。但是最初的条件很简陋,也没有波兰专家指导,都是中国人自己翻译自己校对,大家凭着对工作的热情和兢兢业业的态度,克服最初的困难,使波兰语广播逐渐步入正轨。
年参加工作的孔世平对刚来台时的情景印象深刻,“语言部里当时词典、资料非常匮乏,仅有几本波兰原文的小词典,和几本波俄、俄波词典。我们部门的老同志自力更生集体整理积累波兰语词汇及资料。我们部里有一个卡片箱,每一位同事看到有用的词汇就做成卡片,分门别类的放到卡片箱里。根据卡片箱里的卡片和老同志收集的资料,将波兰语打印在蜡纸上,将中文用手工刻在蜡纸上,然后油印出好几本中波字典。”
这批词汇卡片,虽然经历了科技发展,时光流逝,但都没有丢失。并最终于年通过与商务印书馆合作,在这些卡片词汇的基础上撰写了《中波分类词典》。这本词典现在是波兰语部非常有用的工具书,出版发行后得到了业界的一致认可。
波兰语广播最早使用的是磁带录音,一直到90年代都是如此。录音区有武警站岗值守,必须有工作证才能进入。做节目要用大盘磁带,做音乐、呼号等音响效果用小盘磁带。当时录音是需要技巧的,因为如果出现错误,需要三盘胶带进行复制,修改起来费时费力。如果一旦胶带脱盘,称之为“吃面条”,就得全部返工。
“那时毛主席经常是在晚上九、十点钟接见外宾,因为我们波兰语广播播出时间是第二天早上四点到五点,所以毛主席接见外宾时的讲话是必须播出的。讲话稿通常是十一、十二点才来,这样在当时经常出现赶稿的紧急状态。翻译、录音、复制,每一个动作都要快,还不能出错,一旦出错就会前功尽弃。完成后将节目送到播出部,经常是跑步送胶带,赶稿完成后回到值班室基本就是彻夜难眠了。”孔世平对此记忆犹新。
这样的工作状态被当时的同志们亲切的称为“跑胶带”,对这样的工作场景记忆犹新的不止孔世平一位,伍德庆回忆起来他印象最深的一次赶稿经历:“我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越南胡志明主席逝世,稿子凌晨三点发出,我们的播出时间是四点,拿到稿子要翻译,改稿,播音,当时我们在西翼四层,要跑到东翼二层录音。最后完成一看,距离播出只剩8分钟,当时浑身冒汗,腿都酸了。”
那时翻译稿件使用的是德国产的打字机,个头大,机身重,声音响。如果几位同事同时打字,互相说话声就得大一点,不然就听不清。翻译稿件打字先用单张的A4纸,初稿经过老同志改稿后,再用两张A4纸中间夹一张复写纸重新打印第二稿。原稿播音时用,副稿监听时用。
年9月3日,波兰语部副主任钟雷(左)和播音员赵霞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广播直播。
发展变革
波兰语广播的节目设置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初期每周只广播两次,一年之后改为每天播出。新闻内容以国内重大新闻时事节目为主,而且翻译中文稿件时,一个字都不能删,稿件数量不多,但是内容极长,极大地考验着波兰语部成员的翻译水平。除此之外,有时候还要承担着国家的重要翻译任务。
艾青介绍说,“有时候遇到重大的翻译任务,比如党代会,人代会时,要求把中央的文件都要翻译出来。会前半个月,中央把我们电台各个语种的翻译都集中到国务院招待所,翻译好后再把稿子送到新华社和电台对外播出。”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后,国际台确定波兰语广播的宗旨是向波兰人民介绍中国的内外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树立中国的形象,增进中波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一开始都是用统一的稿件,后来逐步我们开展一些专题节目,我们自己采,自己写。自己出去主动采访,改进专题节目。我们的方针思想也在变化,加强中波两国人民的友谊,宣传中国,让波兰人民了解中国。”艾青回忆道。
年,波兰语部确定每天新闻节目包括国内和国际新闻。经过多年的实践,波兰语广播节目逐步形成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新闻、时事和专题节目。
最早的国际台、中央台和央视都在一个地方办公,就是位于复兴门的现广电总局大楼,叫中央广播事业局。年,国际台从西城区复兴门搬迁到石景山区鲁谷。同年,波兰语部调进四位北京应届大学生,包括目前任波兰语部正副主任的殷相峰和钟雷。
作为新入职的大学生,他们体会到了部门里优秀的传帮带传统。殷相峰说道,“刚来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大学学习的波兰语知识在工作岗位不够用,好在那时候波兰语部有很多资深的老师,给予我们很大帮助。那时候每天我们稿子都给外籍专家看,看完之后我们核对,看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错误,自己准备了一个小本子,都记在本子上。就这样日积月累,水平一步步提高”
办公地点的变化,也带来播音和翻译工作流程的现代化。当时的录音设备已经从磁带胶带改成迷你光盘(MD),之后又改为音频工作站。此时的波兰语部已经成立近30个年头,当年的毛头小伙和小姑娘已经成为新入台同志口中的“老同志”。前文提到的“新同志”孔世平从年开始担任波兰语部主任,她说道,“从打字机改成电脑工作对于老同志来说是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而对于年轻的同志是一个大展身手的机遇。音频工作站免去了胶带录音的烦恼,音响效果大大丰富,成堆的胶带成了垃圾。电脑翻译没有了打字机的嘈杂声,而且由于各种软件的使用,大大的方便了翻译工作。”
年,中国钢琴家李云迪和波兰驻华使馆文化参赞梅西亚与《琥珀》杂志合影。
媒体融合
年波兰加入北约,年加入欧盟,年加入申根协定,一系列外交举措表明,波兰的国家发展重心彻底向欧美靠拢。针对对象国国情的变化,波兰语广播也对节目内容做了适度调整,更加侧重软性节目。
年,波兰语部广播节目由半小时改为一小时,大大丰富了专题节目的设置。经过数次改版后,专题节目基本定型。那时期,波兰语广播每周播出的专题有:《经济纵横》、《外国人看中国》、《社会生活》、《中国文化》、《听众信箱》、《教汉语》、《中国旅游》、《中国体育》、《成语故事》、《流行音乐榜》等。
同时,波兰语广播也开始转变仅仅依靠短波广播的宣传手段,于年建立国际在线波兰文网站。波兰文网站的建立应该说是波兰语广播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前波兰语广播虽然有波兰人收听,但是短波效果始终不好,收听人数甚少。网站的便捷性和丰富的图文内容,极大方便了波兰民众了解中国。
建立波兰文网站的工作主要由年来台工作的林伟大负责,他介绍道:“刚来国际台的时候,组里只有广播节目。整个办公室只有一台电脑能上网,条件比较简陋,要想上网大家得排队。年波兰语部加入了国际台第一批国际在线网站上线,全台基本上都是从零起步。当时就是按照广播节目的设置,把网站建立起来。”
波兰文网站刚上线时,效果非常显著,一个月的浏览量就多达几十万,网站的内容也要比广播节目的内容丰富得多。年,波兰语部对外传播的工作重心实现由无线广播向在线广播的转变。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为了拉近与波兰受众的距离,波兰语部多次进行网络和视频直播,并开设网络专题同波兰网民在线交流。年底,波兰语部又在脸书上开设了海外社交媒体公众账号,建立规律的发稿机制,内容以软性和趣味性的内容为主,同时配合国家的宣传方针。经过几年的发展维护,目前已经稳定吸引超过8万的波兰受众粉丝。
作为国家外宣媒体,波兰语部在发展广播和网络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对波传播的手段,积极尝试其他媒体形式的对波传播,其中不得不提航机刊物《琥珀》。该杂志一共发行了20期纸质版,其前身名为《看中国》,是由波兰语部创建于年的全波兰文报纸。
从年开始担任波兰语部主任的殷相峰介绍说:“年,波兰航空公司首次开通了华沙和北京之间的直航,波兰语部非常看重这个传播平台,所以和波兰合作方共同创办了中波双语的杂志《琥珀》。这也是当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唯一的一本航机刊物,在发行期间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时任的中国驻波兰大使徐坚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年7月,波兰语部记者在哈尔滨市档案馆采访拍摄纪录片《夜幕冰城》。
中国故事
长期以来,国际台在中东欧地区没有记者站,只在莫斯科和柏林以及南欧的塞尔维亚有记者站,广大中东欧地区是一个空白。为了加强对中东欧地区的报道,中央考虑建立驻华沙记者站。终于在年国际台开设了波兰华沙记者站,最初的两位驻站记者,都由波兰语部委派。参与建站的首席记者汤黎回忆起当初:“当时心情非常激动,这也是多少年来头一次,也是地缘政治的考虑。对波兰语部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建站之后,基本上波兰的大事都能看到国际台波兰语记者的身影。我们还在当地第一次组建了听众俱乐部,定期组织波兰听众见面。”
建站后,波兰站不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