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细节,旗舰迭代,功能继续完善的石头G

当别人还在补全功能,石头已经在优化细节

Allinone是本人对于G10S配合自动上下水的最终评价,是最最接近全自动的扫拖一体机产品,那它完美吗?倒也没有,那为什么我给那么高的评价?

问题1:什么叫全自动!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接触扫拖一体机的次数,间隔时间越长,那自动化程度越高,那如何做到?在没有自动上下水的情况下,对于清水的利用率,就尤为重要,千万不要看某些人告诉你,因为石头扫拖一体机的基座清水箱只有L,所以需要频繁倒水,而其他拖布水箱达到了5升,所以更有优势?错了,水箱只是一方面,只管容积不管利用率那算啥?

其实从清水利用率的角度来说,标准模式下,石头的表现更为优秀,一箱水可以拖的面积也更大,往期的横向对比相关数据已经非常清楚

。当然,由于机身自带ml水箱,且支持通过基座上水的缘故,是实现20min回洗的基础,加上平板拖布本身的易清洁性,在清洗拖布过程中可以极大的省水,其消耗清水量是其他同类产品三分之一,而用于清洗拖布产生的污水,也仅仅是竞品的五分之一,所以在不装自动上下水的情况下,在同等条件下,石头G10S是可以坚持最久的机型。

所以相对而言,其他竞品的产品,其实是更依赖自动上下水的,原因就是清水消耗量更多,污水产生量更大。

问题2:影响全自动的不利因素

如果可以自动上下水,那么一切不利影响均不会有什么影响,那么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扫拖一体机自动清洁地面?基站附带集尘袋自动集尘同样也算一个,由于尘盒的容积毕竟有限,那么基座自带2.5L甚至是L的尘袋就显得意义重大了。

那么除此之外呢?沥水篮的设计,以石头为例,其结构是这样的,实际上各家虽然结构均有不同,但最终的结果都是过滤固体垃圾,如毛发绒絮,污泥,长期使用都会有堵塞的问题,例如石头G10S,本人都是报故障,污水无法抽走才去清理,当然从时间来说,也许已经过去半个月了。

当然,G10S确实存在沥水篮积水和清洗不便的问题,我的处理方法是扔浴室,直接用清水冲洗即可,因为需要清洗的次数并不多,所以往期评测本人也不是特别愿意去提这件事。

问题:未集成烘干,长期使用拖布易有异味

如果你每天都有拖地习惯,且时常替换拖布,且扫拖一体机的摆放区域是通风比较好的区域,那么这个问题其实你不用太担心,因为我就是那么用过来的,当然烘干集成于自动上下水,本人也是对设计部分做了中评评价,外挂太明显,集成度不够,烘干效果尚可但不突出。也是由于其本身依然十分好用,所以最终依然是给了好评,而且针对拖布的烘干效果本人实测也还是可以的,虽然不如竞品的烘干速度快,但仍然可以保证h的干透程度。

但是自动上下水和烘干一体也代表着你必须买全套,如此对于不需要自动上下水的用户就显得不是那么友好,那么新款迭代的石头G10SPure,是否可以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呢?

问题4:无自动上下水版本,独立购买自动上下水,水箱废弃

对于直接需要自动上下水的用户,之前G10S系列在购买自动上下水后,水箱就成了弃之可惜,留之鸡肋的配件。新品G10SPure也解决了这一问题,有水箱版、上下水版,供用户自行选择。

搬家在即,新小区的住户也在询问自动上下水的注意事项,包括与之相关的橱柜设计的注意事项,这个就只能等本人尽快在交房后搞定吧!

一.结构整合度明显提升

往期评测,本人对于石头产品的评价都是比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也是所有产品中最高的一款,但是话说你的命名方式能不能更简单一些?例如G10、G10S、G10Pro,介于G10S和G10Pro之间的,例如G10S+似乎更朗朗上口,当然我也理解石头对于小迭代命名的严谨程度是非常高的,不会直接给你个G11S,或者是G20S那么夸张。

实际上石头家的产品在产品完成度上已经非常高了,由于功能上的完整,更多地也就只是细节的打磨,虽然知道大体方向,如烘干集成,沥水篮优化,但最终做到什么程度,我们还是接着往下看。

关于模具的调整从外部来看,并不明显,除内置2.5L尘袋一个之外,还附送了一个尘袋,外加一瓶清洁液。

我们先看主机的调整,整体依然是圆形结构布局,尺寸也继续沿用之前的设计,石头对于产品的差异性设计也比较小,所以各个产品的细节表现并不明显,仅有Pro纯黑设计比较明显,其他的基本上就是在外壳面板上做一些花纹,例如最新款的G10SPure面板则是纯平的。

正面的变化非常明显,整合度提升,其他结构基本一致,不做赘述。

水箱部分彻底融入机身内部,其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利用扫拖一体机中捉襟见肘的内部空间,而就本人的使用体验来说,除了评测的时候会拆下,日常使用基本上是不取下的,所以这个设计还是要点个赞的。

尘盒依旧沿用之前石头G10S系列的设计,在这上面石头基本上没偷工减料过,塑料材质都是很好的,内部表面非常光滑,也可以尽可能减少垃圾在尘盒中的残留,之前保留的未放入滤网尘盒盖无法关闭同样保留。

我们来看底部结构,这次我们加一些不一样的测试内容,首先底部结构和过去的设计基本上一致,但也进行了一些调整。

最直观的是悬崖传感器从6个缩减至4个,考虑到石头传感器的精度本就比较高,个人倒是并不担心产品掉落楼梯的风险,稍后会做针对性测试。

至于爆出的各种扫地机划伤地板,还各种研究,其实很简单,前轮和后主轮支撑起了面,即三点成一面,实测结果如下,扫地机胶刷框架仅胶刷有金属尺有接触,而框架部分仍有2mm的距离。

不够直观?取前轮与后轮用直尺相连,并拉起胶刷,看最低点的框架部分是否有接触,测试如下,可以看到框架部分同样没有接触,既然无接触那如何磨损呢?而全胶刷本身对于地面是不可能有磨损的。

总的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地面本身的材质,大家要知道不同材质的地砖其耐磨性也是不同的,在选购地砖的时候就要注意,尽量选择耐磨性好的地砖,例如本人新房精装还未交房,其地砖表面在侧光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明显的划痕,而老房子使用了近二十年,至今依然完好,其实在仔细检查后发现,超高的硬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这个地砖本身磨损就非常不明显。

那有没有可能划伤地板?有一种可能性,且概率比较高,由于石头采用全胶刷,其框架结构是非常接近地面的,如果夹带例如自攻螺丝等硬物,还真的有可能对地板造成损伤,当然,不止是石头,其他产品在夹带这类螺丝钉的时候都是有可能带着一起跑的,所以想用扫拖一体机的,建议大家还是在扫拖之前,认真检查地面。

那么有没有可能因为地砖或者地板不平呢?那就是装修地砖,地板铺贴人员的问题了,因为地砖,地板平整度是基础要求,连这都做不到,去怪扫地机?是否儿戏?

其他结构基本上和G10S或其他机型一致,其实就产品成熟度来说,只要做到G10S的水平,就算优秀,那么实际表现如何呢?其实过去的测试项目大多会重叠,这次我们先做一个基础测试。

二.洗布耗水,烘干测试,结构优化升级

其实过去的单品或者横评测试中,关于洗拖的耗水表现已经做了一定程度的解读,考虑到机器是全新的,拖布也是干净的,干脆这次就把不同清洁模式下都给测一遍。

以此作为基础,我们就可以相对比较精确地推算出,石头G10SPure的一箱清水可以拖干净多少地面,再以你家面积来推算多久需要倒一次污水。

2.1建图

首先一定是建图,不然你无法使用其他功能,9分钟和过去产品的时间基本持平,对于建面1㎡,实际约㎡,扫拖地面68㎡的三室两厅,时间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当然,同时可以接受得到还有精度。

关于建图,主要依赖的是LDS激光雷达,可以看到其建图精度还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如应对于如椅腿森林区域,床底其余,仅仅走了一次就可以给出精度非常高的地图,当然在小的细节上,还可以改善一下,例如次卧去了第二次,原因是远端的小部分区域未探测到,不过总体来说,效率很高,精度很高。

另一个建议是优化地图分割,或者允许从其他扫地机读取保存于APP中的地图,就更节约时间了,下面是手动优化过的地图,细分设置反正就是如此了,本人家中就是阳台,餐厅,客厅,厨房,书房,主卧次卧和两个卫生间。

我们接着下面的测试,三种洗拖布模式分别是节水洗,日常洗,深度洗,我们逐一测试。

2.2节水洗测试

个人建议除非是家中环境比较干净,且家中居住的人较少,不然不建议选择节水洗,比如我家中,四大两小

实测如下:

为了解决首次清洗需要将水注满主机,所以耗水相对日常节水洗偏大,所以上面的测试其实做了两次,并且记录了水箱,拖布,乃至主机,干湿拖布的重量。

下坡,定位,上坡,开始清洗总用时:29,如果仅计算定位,上坡和洗布至结束,则是:05,单纯洗布花费的时间是2:8,当然,真实情况下,回洗需要的时间还要加上规划路线至基座的时间,方便对比,则是取用单次清洗时间相对合适,即s。

首次和二次节水洗测试,其中第二次测试即单次节水洗的真实耗水量。

第一次节水洗的耗水量和新拖布的含水量表现,其中污水产生55g,由于是干拖布,所以污水产生更少,清水箱下降08g扣去清水箱g,真实用于清洗拖布的水量为g。

第二次(正确数据)节水洗测试,其中清水量下降,即消耗了g,污水箱增加了g,由于是湿拖布

2.日常洗测试

直接进行第二步测试,原理也是相似的,过程也比较简单,直接展示数据。用时:05,即s,比节水洗多耗时27s。

消耗清水g,污水箱增加g。

2.4深度洗测试

用时4:02,即s,相较于日常洗多耗时57s,基本上增加了近1分钟。

消耗清水g,污水增加g,当第四次进行深度洗后,其消耗的清水量基本上和污水产生是一致的,其实这是正常的,毕竟没有进行扫拖,自然也不存在主机内置水箱的水量消耗,不用补充,其测试结果也自然是两者最接近的。

照例,数据整合,由于此项是纯洗布不含拖地,所以清水消耗和污水增加基本上是一致的,当然,从数据中大家也可以看到,机器中残留水分也大幅降低,仅从数据也可以看出积水问题基本上已经被妥善解决,主机残留量基本上在8g以内。

数据已经妥善展示,清洗机制有一定调整,耗水量略有增加,但仍可控。

其前进充电集尘,后退洗拖布的结果来说,确实是有些复杂,清洗靠清洁刷机械结构左右移动并旋转清洗,消耗的时间也比较多,但是最终结果个人依然是给好评,这是一套已经被验证无数次,完全成熟的方案,省水,高效,清洁透彻,基本上日常洗就可以清洁干净,其省水能力本人也是解读了无数遍,真不想再去重复了,就这样吧。

2.5结构优化和烘干测试

测试之前我们先看一下结构吧,由于新机未启动之前,清洁刷是固定于沥水篮上方的,所以当时没做展示,我们来看下内部结构,总的结构和老款差别不大,但是细看还是发现了不少细节。

沥水篮是改变最大的,彻底抛弃了一体设计,采用可拆设计,细网可以做到水污分离,污物不会被抽入基座,这个设计虽然容易造成阻塞需要定期清理,但也是保护机器的优秀设计,现阶段再优秀的扫拖一体机都做不到全年无接触,只要是涉及沥水篮,任何品牌都无可避免会堆积甚至阻塞,而且相对于其他品牌,需要清理的区域也相对较小。

沥水槽吸水设计做了优化,与老款对比一下就明白了,首先深度做了调整,更浅更不易积水,吸水口尺寸也做了调整,小吸口可以产生更大的负压。

实际上可以看到改变真的是非常大,和外部“未作修改”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那有小伙伴要问了,在用G10S和G10SPro的朋友该怎么办?个人建议如果没有明显感觉到异味,或者说要趴着靠近才能闻到,忽略它吧,我老房子放了一台也不可能经常去清理,拖地面积㎡左右,一周扫拖2次,除了沥水篮的小范围的异味,也没啥问题,那么有没有解决办法?其实也是有的,调整沥水篮厚度和垫高沥水槽,但又要维持沥水篮浮球仍在原有位置,找时间我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但建议大家一定要以保护扫拖一体机作为前置项,别因为调整不当导致污物直接吸入吸水口导致堵死。

那为什么我以前不做处理?那真是没啥感觉,本身主机就被我放在了阳台通风处,也不影响使用,而且一直有加清洁剂,所以也就一直没当回事。

其实从上面的测试大家也发现,水残留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最多的区域同样是沥水槽位置,但是已经完全不会积水了。

基座底部同样如此,只有少量残留。

经过两小时的烘干后,拖布烘干情况如何?首先我们观察一下温度表现,为什么不是刚开始烘就测试?拖布潮湿状态会拉低温度,另外升温也是一个过程,最高处测得温度基本上在45℃上下,尾端也可以达到2.5℃风速测得0.m/s,手感提升明显。

而烘干h后称重确实是惊喜的,彻底干透,重量和干拖布一致。

不仅仅是如此,基座底部,清洁刷,沥水篮,沥水槽都是干透状态。

小结:集成了烘干设计的G10SPure在细节上的修正确实非常直观,解决了积水和异味的问题。而热风烘干风量明显更大,且可以保持较高的温度,开放式结构虽然不利于温度聚集以提升拖布温度,但开放式结构本也也是有利于通风的设计,实测表现不错。耗水测试只是再次证明了石头平板拖布自清洁的省水能力,但是也是间接的得到了水残留量的数据,反向印证吧。既然耗水量测试都那么多次了,后面也不再做重复测试了,可以给大家一个判断的数据,拖地面积在60㎡左右,基本上建面在~㎡的房子,基本上可以扫拖四次,才需要补一次清水和倒一次废水。

别再提水箱大=可以使用更久倒污水这种傻话了,OK?

三.全屋扫拖+避障整体表现

真的,不想再重复石头声波震动擦地的清污能力了,次/min的声波震动擦地配合超密集的线路,就是现阶段的自动拖地YYDS,上次横评搞得我头都炸了,最终的结果反正大家都看的到,那么G10SPure做了哪些提升呢?我们先了解硬件部分的改变,再进行后续测试。

基础的传感器和G10S有些许差距,但是差别不大,诸如结构光,LDS激光雷达,陀螺仪,ODO等多传感器融合,还记得上次测试做的极限通过测试吗?唯有G10S极其顺利通过,这也说明石头的传感器精度确实是强项。

在测试之前也将一些设置细节展示一下,对于新加入的功能和一些细节调整,个人也会直接展示。

考虑再三,由于基础还是那个基础,所以针对提升至Pa的吸力进行耗电量测试,没错,我是很担心全屋单扫的续航能力的。

.1仅扫MAX+耗电量表现和全屋展示

还是那句话,不要过分依赖扫拖一体机的传感器,例如不要高估避障,对于避障各厂家都会花很多力气,但是避障阈值一定是服务于扫拖的,如果阈值过高导致漏扫,例如上次的三机横评就有一款出现这种情况,反而得不偿失。

即使是石头,传感器精度比较高的前提下,亦是如此,常见的障碍如塑料袋,餐巾纸,小件的玩具等等,那么与过去相比,有哪些不同呢?

首先是加入了地板保护,如何保护?顺着地板的方向清洁。

还是那句话,地板在平整度没有问题的情况下,磨损甚至压伤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当然厂家还是尽可能的给出了解决方案,如果你还有所担心,近地面可以考虑贴一些M薄胶片,以保护地面。

测试数据分析:APP给出的扫地时间是76min,实际用时在78min,考虑到误差时间基本上是一致的。耗电达到了72%,面积也达到了65㎡,Pa对于电量压力是比较大的,这也是为什么石头一直没有将MAX+放入扫拖的原因,本人也说明过石头这种纯胶刷对于吸力依赖是比较大的,所以依旧是作为单扫使用。其次是石头G10SPure的耗电表现,满打满算80%电量可以拖72㎡的地面,建面大概在~㎡左右的房子,石头G10SPure可以一次清扫完毕。

这次为了展示产品对于爬坡和门槛的优化,对内外卫也进行了扫拖,书房也进行了一部分扫拖,所以面积相较于过去会稍大一些,其他细节就不重复说了。有个小细节,还是要给个赞的,对于爬坡相对困难区域,其进行了优化,最长可以自定义设置m×0.2m的过门石。

添加易卡门槛的区域,扫拖一体机会避开对此处进行扫拖,那也就减少可在此处花费的时间,不会出现因为通过困难但仍在反复扫拖的尴尬。

实际如外卫也确实如此,其表现相较于过去会好不少。

实际表现如何呢?之前由于石头G10S系列的底部被杀得太低了,在通过2CM以上的台阶时,确实有一定难度,因此会消耗一些时间,而石头G10SPure现在就容易的多了。

得益于地图精度较高(实际运行也可以发现走线精度很高),门槛也可以很好手动设置,经过升级测试可以看到石头G10SPure不再强行扫拖门槛位置,这样也可以很好的避免门槛条反复刮擦拖布导致垃圾掉落。

.2避障是提升,还是下降?

硬件的改变,或许会改变石头G10SPure的表现,但考虑到软件优化本就是石头家的优势,那么实际表现如何呢?

以后测试同样会沿用类似的标准进行测试,维生素C药瓶近5cm安克充电头cm,其他在1cm上下。

测试如下,稍高的障碍物类型均可以正常避开,其中1cm左右的障碍物G10SPure基本上是不做判断直接通过,而稍高的则均可以识别,对于可乐瓶的的处理较为平滑,不过被拖动胶带卷带到了空瓶。

之后进行了单独的少避障模式测试,不过再次测试未通过的障碍物仍然未通过,也说明了石头的避障方向基本上已经定了,个人判断提高避障阈值有大概率产生漏扫问题,所以避障对于小物件非不能也,而是权衡的结果。

本人做了一些能否避障的小物件展示,个人仍然建议大家在拖地之前进行仔细检查,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小玩具小物件是非常容易卡住主刷的。

所以避障是上升还是下降?个人认为相较于G10S依然是持平状态,并且越来越偏向一致性,即即使是G10SPro甚至是其迭代机型均是如此,其避障取向是更偏向于覆盖全面的激进标定,也就是说相对而言首先保证不漏扫,其次才是实现避障。

.基础依旧优秀,深度慢拖×2十字拖

往期的声波震动擦地的清洁能力,本人做了针对性测试,这次未升级震擦频率个人是有些失望的,但就清洁能力来说依然是现阶段的天花板,所以这次就做小范围测试。

记住标注的红点,这个红点被拖布覆盖了多少次?

我们来计算一下次数,你会发现石头真的非常狠,因为其精细拖单点拖行次数达到了6次,那×2呢?不就是12次,如果是×则达到了恐怖的6次,这块区域会被拖布反复,不同方向震擦6次,去污能力不强都难啊!如果再去算与此点接触的总时间,配合声波震动产生的拖布移动面积,确实是无解的。

没错,深度慢拖所消耗的时间确实更长,但是个人更愿意将其称为有效拖地,而如云鲸J则存在宽度太窄的问题,以此作为参考点,云鲸单次拖所可以拖到的这个点的次数,不会超过2次,也许仅有一次,而这种差距会在中心区域放大,而边缘区域则相对改善。

我们来对比下扫拖后表现如何,确实就如本人说的,厨房作为重污区域,边缘清洁属于难点,但也仅仅个别几个顽固泥点子之外,基本上都可以清洁干净。

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深度慢拖后的地图表现(虽然已经重复过好几次)这出现了“所谓漏扫”实际上是有障碍物无法通过,但石头依然尝试了2次对未拖区域进行扫拖,非常细致,这也说明石头APP的智能性很高,不会因为划区而被框死在一个范围内。

.4快速清洁表现

测试中其实也用到清洗偏好中的快速清洁,但是确实没注意到细节,当我开始对比后发现了两者的差别。

即去掉了最初的延边清扫保留中心区域清扫,那可以节约多少时间呢,实测应该是不少的,下面的时间是不对的,因为含洗拖布时间,真正的时间比是:5,即相较于日常清洁,快速清洁的耗时可以少40%,如果你朋友马上到你家而你需要出门去买些水果,本需要1h的区域扫拖则仅需要6就可以搞定,节约大量时间。

当然实际耗时可能会有一定波动,但应对于快速清洁本身,也有其特殊性,一般来说是只需要局部清洁,所以完全够用。

.5地毯模式进阶

得益于优化的结构,G10SPure的吸力达到了惊人的Pa,但个人仍然认为,全胶刷对于吸力的依赖程度仍然是比较高的,而胶毛刷虽然缠发,对于诸如地毯的表现,个人仍然认为是相对较好的。

所以如果你家地毯面积真的很大,建议可以常用深度清洁地毯功能,就表现来说,不管是地毯增压模式的反应速度,还是拖布的升降速度,都已经是非常完善。

.6悬崖传感器是否够用

悬崖传感器够不够用?前期多少有些担心,但是实际体验下来,还真没啥问题,本人将高度约7cm的包装用于测试,结果可喜,只要靠近边缘,则直接停止前进,看来后期的石头旗舰扫地机,估计都会采用4悬崖传感器的设计了。

小结:此段对于细节的展示较多,从全屋扫拖,局部扫拖的感受来说,G10SPure依然处于G10S的大体水准上,并没有太明显的下降,至于避障一块基本上也是符合预期的,没有表现得特别出彩,对于超过2cm高度的障碍物的表现则相对统一,而1cm左右的,则直接判定低于阈值直接通过,所以在此表现上,大家还是要注意地面尽量不要有数据线,压扁的餐巾纸,保鲜膜等,不然激进的清扫机制有可能让G10SPure卡壳,地毯和悬崖传感器测试则依旧保持了高水准,新功能的加入也是进一步完善了石头家APP的表现。

当然总体表现G10SPure依旧是相当不错的,部分缩水从整体使用感受上并没有明显差异。

总结:优秀的继位者,G10SPure

这次测试完整吗?并没有,那为什么不继续?因为它依然属于小迭代,那么本人继续那些评测其实意义不大,有兴趣的直接看本人往期评测就可以了,当然,话说回来了,G10S的表现就本人来看并没有太大问题,自从安装自动上下水后,本人需要管的只有那么几件事,一个月清洗一次沥水篮,两个月换一次拖布,一年换一次集尘袋,大部分时候被卡住要么就是孩子乱扔的小玩具,要么就是一张被压扁的餐巾纸,9成时间它都可以流畅无间隙的运行,现在G10S被我拿到老房子去使用了,想起来就扫拖一次(G10S基座通用),而现在住的房子使用的是G10SPro配合自动上下水,体感可以明显感受到避障要更细腻一些,可玩性也要更高,毕竟彩摄可以作为视频通话使用,也可以作为普通摄像头使用。

如下图,1月18日使用至今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可以说是几乎托管使用,由于爸妈偶尔去一下,每次都会夸一下,拖的真干净!

灵魂拷问,G10SPure完美吗?正如当初问G10S完美吗一样,答案是否定的,但它确实非常优秀,在竞品中也绝对是能打的存在。

→本有优势:

全浮动胶刷,拒绝缠发,两头可拆,清理超简单(重要,优劣势均明显)

次/min的声波震擦,同时自带机身水箱可以保证拖布恒湿(非常重要,清洁力关键)

拖布支架可升降,抬升不出水,不浪费一滴水(非常重要,应对地毯场景,过路/回洗场景)

带集尘袋,带大容量,用水效率高,可直接选购自动上下水套装

机身水箱自动补水,杜绝手动补水(非常重要,自动化关键)

LDS激光雷达,支持结构光,AI智能避障等(非常重要)

Roborock表现依旧稳定,快速建图,指令集(可添加多任务列表),自定义任务等。

↑进步项:

吸力提升至Pa,且噪音表现有一定进步,目测风道结构有优化(重要,与水箱集成相关)

水箱集成于机身内部,实测注满水达到了ml,且每次回洗均注满水。(重要,高集成度)

基站优化,沥水篮不在积水,且滤水篮可以拆开清洗,不易发臭,配合烘干做到不臭,无异味。(重要)

烘干集成,烘干拖布的同时还可以烘干基站。(重要)

RRmason10.0算法,多传感器融合算法。(非常重要)

Roborock加入快速清洁模式,地毯模式4.0,易卡门槛且支持自定义,可设置扫拖方向以达到保护地板的目的。(非常重要)

↓退步项:

悬崖传感器缩减至4个(实测可,影响不大)

滤水篮无积水,后期使用有较早堵塞的可能性(待实测)

至于其他方面也不用在强调,评测本就是一个验证的过程,随着长测的深入,对于各家产品的功能性有着自己独到的简洁和解读,但不可否认,G10SPure确实是非常值得入手的次旗舰扫拖一体机,如果有上自动上下水的条件,不用犹豫,直接购买套装。

我是铭记,下次见!

石头(roborock)G10S扫地机器人G10S系列自动洗拖布自集尘大吸力扫拖一体机高能旗舰G10SARR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6%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购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3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