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寺沟龚家凹山顶,住着两户人家,昨天介绍了第一户,今天看看第二户。因为疏忽,前一个图集中,把“挂着红灯笼、贴着红对联”写反了,幸有多名朋友留言指正,在此一并谢过。记录秦岭纯属个人爱好,文图都是原创,有时写得匆匆,错误难免,请大家谅解。
龚家凹这样的地方,几乎没什么游客。这户人家大门上的这两副对联,除了主人和我们之外,也许再也没有外人看过。秦岭人家,对于过年这件事情,重视程度超乎寻常。这两副对联和两个灯笼,就是最好证明。好好过一个年,寄寓着人们对来年生活的美好期盼。
走进屋里去,房顶悬挂着一串老腊肉。从外观来看,上面有一层白霜。碰到这样的腊肉,很多朋友建议直接扔掉。其实,这白霜既有可能是霉菌滋生所致,也有可能是腌制过程中放置了过多盐分,凝结产生的盐霜。这肉能不能吃,只取决于你如何平衡健康和食物浪费。
墙上这个大红“囍”字,是这户人家最闪亮的地方。靠近了仔细去看,“囍”字边上有金边,不过一些地方已有脱落。其左侧和顶部,还曾用透明胶带进行过固定。从上述这些情况判断,这“囍”贴在墙上的时间,起码有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了?
秦岭山中,如今只有留守老人,几乎看不见年轻人,更看不见孩童。所以,结婚这样的大喜事,在稍微深一点的山里面,已经很难碰到了。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人口在快速城镇化,物质财富如此丰富的时代,哪里还会有新媳妇往山里嫁?
这里只住得有两户人家,墙上却有三块电表。看来,只能是上一个图集里提到的那个新式烤烟烘房会用电。一般来讲,烘房用电的成本会比用煤高10倍。秦岭没有煤,只能用柴。而如今强调生态环保,柴肯定也是不让大量用的。所以,新式烤烟烘房只能是用电的。
穿红衣的女主人身后,那个白色的建筑物,就是新式的烘房。根据烤烟三段式烟叶烘烤工艺标准,一般来讲烘烟过程可分为变黄期、定色期、干筋期三个阶段。对于烤烟,我其实一窍不通,这些知识,都是看了些资料现学现用的。说得不对,请行家嘴下留人。
两户人家的主人都聚拢到我们身边,说着口音很重的当地话,我们连蒙带猜也几乎听不懂。不过,他们搬出板凳相邀歇息,热情地递上香烟,拿出茶杯倒水等举动,却让人真切感受到了山里人的实诚和善良。语言不通没关系,中国人的待客之道都是相通的。
房子旁边那棵高大的老核桃树下面,一个簸箕和一个挎篮里,正晾晒着主人制作的豆腐。这些豆腐方方正正,簸箕里面的已经上过色,挎篮里面的还是纯白的。仔细数了数,簸箕里面大约有31块,以此推断,挎篮里面的应该不会超过20块。
山里人的年纪,单单从面相来看,普遍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一些。这里的生活,没有互联网的干扰,一般不能上网,即便能上网速度也很慢,而且需要走到高一点的地方,才能找到信号。人没有了过载信息的干扰,生活变得简单了,也许就变得更年轻更长寿了吧。
很多人想象中的大秦岭,只是一座高大的山,殊不知秦岭其实是一个山脉,里面一度住着龚家凹这两户这样无数的秦岭人。本组图片拍摄于年2月12日,地址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杏坪镇杏坪村小寺沟龚家凹。喜欢秦岭的图文,请转发、收藏、评论,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5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