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上海人对一项“新时尚”情有独钟。
最新公布的一份成绩单反映了这股热情的持久:截至年6月,上海湿垃圾收运量达吨/日,可回收物回收量达吨/日,有害垃圾收运量达2.26吨/日,相比两年前分别增加了64.8%、89.6%、7.4倍;干垃圾处置量为吨/日,减少了17.5%。
显著的“三增一减”,是对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最掷地有声的肯定。上海已经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同时,一个针对垃圾分类的价值认同“闭环”也已成型。“不是要我分,而是我要分。”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理解和认同,是促成一座城市如此执着于垃圾分类的根本动力。
“闭环”成型
泡沫塑料小区收购价不到0.5元/公斤,预约收运员上门的话,只能“白送”。
但家住宝铭浦秀苑的陆玉敏还是把它们当成宝,收拾干净、捆扎起来,每周二送到小区回收点。
“就算不值钱,我也会分出来。”陆玉敏说,去年在小区附近新建的“花好月圆”公园里,她和一个可爱的“月兔”合了影,听说原材料就是浦锦街道各个小区分出来的泡沫塑料,由街道两网融合垃圾中转站里的设计师打造。
“我们调研发现,很多居民并不在乎是否有偿,而是在乎为什么要分类。”浦锦街道社区管理办主任汪志晔表示,既然靠“利诱”很难调动大家分出泡沫塑料的积极性,就必须在提高收运处置环节透明度、挖掘再生资源社会价值等方面用力。
居民发现自己家里的废弃物变成了周边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家具,这就构建了一个垃圾分类价值认同的“闭环”。
在这一点上,花博会园区米长的“牛奶盒”座椅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一户家庭一周产生两个废弃牛奶盒来计算,这个上海最长环保座椅“吃”掉了4.8万户家庭整整一年的废弃牛奶盒。逛累了,坐在或许有自己一份功劳的长椅上,这种精神鼓励,远大于几角几分钱的买卖。
精益求精
“从哪儿来,变成宝贝再回哪儿去”,这种垃圾分类的价值认同“闭环”激励着居民持之以恒。
负责宝铭浦秀苑的回收员梁爽表示,去年7月,这个点位每周平均收到五六百公斤可回收物,今年这个数字又增加了四成左右。
收运量大幅增加,品质也越来越好。把塑料瓶里的水倒掉、拍扁,把纸板箱上的胶带撕掉、叠起来,把衣服洗净晒干……主动分类、清理、打包可回收物已成为居民的自觉。
“这种好习惯对双方都有好处。”梁爽说,在源头收到的可回收物分类好、品质好,自己就不需要花大量时间二次分拣,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到拓展回收点位和上门服务上去,最终得益的还是居民自己。大多数种类的生活垃圾,分类越细致,价值越高,这已成为所有认同垃圾分类价值的人的共识。
也正是因为全社会充分认同垃圾分类的价值与意义,过去一年里,有越来越多的社区、单位开始在垃圾分类上大胆“放松”。
今年年初,虹旭小区两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完全进入“无人”状态。虹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吴红萍说,户居民早已养成垃圾分类习惯,欢迎随时监督。不仅如此,虹旭小区的一个垃圾箱房还在中午增加了一个“错时投放点”,每天开放1个小时,服务少部分因为工作情况特殊,总错过指定投放时间的居民。
激励末端
参考国际先进经验,末端处置的方式往往决定了源头垃圾分类投放的方式。然而随着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和价值认同“闭环”的形成,末端处置的方式也逐渐开始受到源头垃圾分类投放的影响。
瑞虹新城(三期)小区去年下半年迎来一个“大铁箱”——智能回收机,和“前任”相比,容积提升了40%,还增加了压缩功能,单次满仓重量可提升75%。爱分类爱回收杨浦分拣工厂负责人陶雷表示,智能回收机升级的主要原因在于居民分类投放可回收物的质和量有了普遍提高。今年,爱分类爱回收在杨浦区投放的智能回收机投递量达到公斤/台/日,几乎是去年的两倍。废纸、衣物等种类的可回收物明显增加,比较占空间的它们促使智能回收机内设了压缩功能。
占地近30亩,总投资达5.7亿元的黎明生态园有机质处理厂扩建项目去年投入运营后,目前垃圾处置量已接近吨/日的设计处置能力。上海黎明资源再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卫华坦言,其实过去对源头垃圾分类不放心。一期项目刚投运时,垃圾车运来的所谓“湿垃圾”里甚至混着钢筋、混凝土。过去一年来,这种情况从未发生,就连塑料袋、纸巾、一次性碗筷等过去与湿垃圾“常相随”的垃圾也日益稀少。
现在处置环节可以把更多力气用在提高垃圾处置能力和效率上。据透露,该厂湿垃圾高温好氧堆肥处理项目正在推进中,将来一部分湿垃圾和厌氧发酵处理工艺剩下的沼渣将能够变身为肥料或土壤调节剂,为全力打造“公园城市”的上海服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