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舒鸿吉编辑
刘素楠1
“又能回来看电影了,我心里老开心了。”检票进场的时候,资深影迷朱健雄对影院检票员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是久别重逢之喜。7月20日下午,距离开场尚有40多分钟,他和老伴走进了曹杨影城,在熟悉的取票机上打印电影票,来到等候区,在手机上打开健康码,慢慢走入场内,隔位落座。
和往常不同,他们没有带饮用水,也没有吃小零食。
年1月24日,全国院线暂停营业,春节档大片纷纷撤档,影院进入停工状态。
在电影院按下“暂停键”的天里,朱建雄在家“看了半年十分没劲的电视”,对坐在影院看电影那种仪式感的想念越来越深。
如今,在全行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之下,这场国产电影行业罕见的危机,正在解除。
朱健雄正在检票进场。摄影:杨舒鸿吉根据国家电影局7月16日的电影院复工指南,“电影放映场所原则上不售卖零食和饮料,影厅内原则上禁止饮食。”朱健雄在入场前赶紧吃了点东西,检票前就把口罩戴上了。
他们购买的是曹杨影城重启的第一场电影,于13时开映的《第一次的离别》。“无论是什么电影,只要没看过就行,就是想回到影院里找回熟悉的感觉。”朱健雄说。
66岁的他早已退休,赋闲在家时,电影是主要的消。“我从小时候就开始看电影,一直看到现在。退休后,我们两口子,每周有三、四次走进电影院。”
朱健雄和老伴顺利进场并找到座位,两人被一个用胶带封存的座位隔开。近百人的影厅内,对公众开放的30%座位,全部满员。
曹杨影城总经理盛颖莹则透露,尽管是周一,尽管是下雨天,但当天排期的8部电影已接近售罄,人们的观影热情已经远远超过预期。
但是,当天下午首场电影的观众们遭遇了一个“小插曲”。在预定放映时间过了数分钟后,影厅未能如常播放。随后,一名工作人员走进厅内小声解释:“不好意思,放映机出现了一个小故障,太久没放了,正在解决中。”
“太久没放,机器‘害羞’了吧。”朱健雄的一句调侃,让影厅内的几位观众跟着笑了出来。随后不久,笑声渐息,影厅灯光暗下,熟悉的龙标出现,光影故事开始。
摄影:杨舒鸿吉今年60岁的曹杨影城是中国影业半个世纪浮沉史的见证者。
曹杨影城初建于年,是一座依傍工人新村而生的国营影院。建设初期,曹杨影城主要满足附近工人阶层的娱乐需求,主要播放以《地道战》、《地雷战》、《春苗》为代表的纪录片、样板戏。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曹杨影城播放的影片类型实现了突破,法国电影《沉默的人》、朝鲜影片《卖花姑娘》、日本电影《追捕》在当时叫好又叫座。
年,在沪上外资电影院的正面厮杀中,曹杨影城当年票房收入.8万元,创历史最高,增长幅度为同年上海电影放映行业第一名。
年9月,为适应“小厅观影模式”的新主流观影模式,曹杨影剧院原地重建。新影院占地平方米,主建筑为6层楼,建筑面积平方米。
新生后的曹杨影城系曹杨影院与上影集团合股投资经营,组建上海上影曹杨电影放映有限公司,影院持股51%,上影集团持股49%。
新建后的曹杨影城共有五个电影厅可放映所有制式电影,并集成电影、商场、娱乐、餐饮等消费业态。
得益于中国电影行业在近年来的突飞猛进,如今拥的曹杨影城年票房已接近万。
年1月24日,应国家要求,正在鏖战贺岁档的曹杨影城对外宣布停业。
“我觉得这也是电影诞生至今,这个行业遭受的最大的一次危机。历史上,电影行业从未像这次一样,停滞这么久。”在复工前夕,曹杨影城业务经理吴慧堃如此评价刚刚过去的半年。
影视寒冬来了。
摄影:杨舒鸿吉盛颖莹坦言,停业半年,年票房掉了不止一半。“刚刚歇业的时候,不停地有附近的居民来询问开业时间。”熟人见面打招呼的第一句话,也总是问她一样的问题。
这座沪上老影院度过了最为艰难的天。“但我们当时认为,一定会扛过这个冬天的。”她说。
虽然张贴出了歇业公告,但曹杨影城与附近居民的纽带并未斩断。
曹杨影城春节期间为贺岁档准备了充足的饮料、小食储备,疫情之后,他们想办法尽快清空,减少库存压力。“所以我们打开了影院的一扇门,摆了一个摊位,用能承受的最低价格对外销售。”盛颖莹说。
打开的一扇门,让周边居民看到了影院活下去的努力。
3月份的时候,一位老军人路过曹杨影院,看到这个小摊,想捐款元,希望支持国家抗击疫情。当得知影院摆摊的缘由之后,这位老军人随即表示要购买等量的饮料,送到附近指定小区的党员服务中心,用以支援社区抗疫工作。
还有影迷对影院经理时候,他就想进一次影院,不为别的,就为吃一次爆米花。
歇业期间,曹杨影城内部并未停止运转。原本分属各个不同岗位的职工,根据疫情期间的需要,重新安排工作内容。
盛颖莹还加强了对他们心理辅导,借以打消他们的迷茫,希望大家一起携手渡过难关。“疫情结束时,我们的员工一个也不能少。”
邱嘉麒在影院工作了4年,是曹杨影城内为数不多守住本职工作的职工。“每天一次,我要挨个巡检机器,以确保随时复工的时候,电影随时能够上映。”
在影院工作了20年的张莉赟原本负责安保工作,如今也参与清洁工作。
年,江浙沪地区遭遇了“暴力梅”。时长、雨量都超往年的梅雨季节让影厅座椅开始出现了霉斑。“无人问津的影厅,加上霉斑,让人看上去就觉得很凄凉。”她说。
影院重新营业之前,她先用酒精清除座椅上的霉斑,再拿清洁剂清洗座椅,红色的座椅上堆满了白色的泡沫。然后,她拿起强力吸尘器的吸头,一点点把水分吸出。
张莉赟需要在清洁期间,保持弯腰的姿势,这对她的体力有很高的要求。摄影:杨舒鸿吉最后,封闭影厅,开启高温蒸发水分,全面消杀。如此,封闭了天的落满灰尘、长出霉点的座椅,又焕然一新了。
“为了能够剩下清洁费用,我们没有找第三方专业公司来做,而是员工自己上阵。”张莉赟说。尽管耗时费力,但她认为,能忙起来就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
“因为我对电影还是有感情的。”她说。
除了曹杨影城,全国约1.6万家受疫情影响的影院,终于迎来了重启之日,成功地熬过了冬天。
7月16日,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通知指出,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
7月17日,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发布通知,上海市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
留给影院的准备时间只有3天。为了能够顺利重新开业,曹杨影城几乎全员上岗。除检修设备之外,影城还按防疫要求,封锁70%的座位,制作防疫海报,并安装防疫设备。
曹杨影城业务经理吴慧堃则需要在3天时间内寻找到有效片源,并对其进行排片,使得排片间隔、场次和放映时间都符合复工指南要求。“赶在19号之前,曹杨影城就要完成向上级部门申报以及获取片源、秘钥这几件大事。”
复工亦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战斗。
摄影:杨舒鸿吉“尽管时间很紧,但是紧张大于喜悦。”盛颖莹表示,“这次能够重启,是全行业、全社会同舟共济的结果。”
吴慧堃表示,30%的上座率“天花板”对收益率的影响不止是降低三分之二的收入这么简单。“我们不能因为上座率少了70%就将票价翻三倍。实际上,我们可能还会通过低价促销等方式,来帮助观众找回信心,帮助他们回归影院。”
电影业并不会因为复工之后立刻“跨冬”,相关政策也在尽可能为其“抱薪”。
年2月,上海出台支持文化企业防疫“20条”,其中包括依托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因疫情影响停业的电影院,予以适当补贴和支持。上海电影集团推出全国首支“影院抗疫纾困基金”,总额达10亿元。
5月13日,为支持电影行业渡过疫情“寒冬”,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发布《关于电影等行业税费支持政策的公告》,明确自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对纳税人提供电影放映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且在告发布之日前已征的符合条件的税款可予以退还。
7月初,上海市电影局从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了近万元补贴影院,平均每家影院约获取补贴5万元。
此外,上海人社方面也出台政策,进一步减轻疫情期间,电影行业单位的用工负担。
“影院复工后,一些备受期待的大片短期内不会上映,因为30%的上座率即使坐满,也无法达到这些电影发行方的销售预期。所以在复工的第一阶段,院线会向影院提供了一批已经下档期的片源进行公益放映,院线不参与分账,目的是帮助影院恢复元气。
《第一次的离别》将是影院复工后唯一的一部新片,也似乎成为一种隐喻。
“它也是一个开端,就像一辆列车,从高速行驶到陡然刹车。再次启动的中国电影,也需要经历加速的过程。”吴慧堃表示。